(三)张家港市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工业反哺农业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同样,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高投入。工业反哺农业是解决资本高投入的重要途径。
张家港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堪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典范。比如,为了支持双山岛发展生态农业,金港镇在南沙给双山岛每个行政村提供200亩的工业用地,用来招商引资,所得经费作为村日常开支。南丰镇永联村更是将永钢集团利润的25%来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崇明要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同样离不开工业的支持。目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加大市级财政对崇明农业的支持;二是在崇明发展符合生态岛建设要求的第二、三产业。
(四)张家港市各级政府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为发展现代农业起了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的发展也需要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非政府的职能莫属,因此,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加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形成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从农业产业的规划布局到土地流转、农产品品牌战略和农业人才的培养等领域,张家港市各级政府深入调研、出台政策,积极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崇明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做好规划、出台政策、加强监管,积极为我县高效生态农业服务。
(五)张家港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较高
现代农业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之中,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具有高度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等特点。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张家港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较高。
1、科学规划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导
张家港市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产业优势,邀请权威专家共同制定产业规划,为该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崇明农业主要是发展粮食种植生产还是发展特色农产品,亦或是发展设施农业?定位还不是很明确。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也没有定论。
考察张家港市后,我们认为崇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应分两步走:近期宜发展“致富型”模式,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即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将来作为生态示范地,发展“技术型”模式,利用高科技发展规模农业。原因是发展技术密集型农业一方面要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另一方面要有转移非农就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而崇明这两个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所以崇明当下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为主,同时,积极探索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
2、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土地适度规(来源:www.xxk123.com)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没有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当前,既要保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又要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更要发展规模经营,怎么办?这就必须使土地能流转起来。
如何流转呢?张家港市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一是张家港市出台了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比如对于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市、镇两级政府每亩补贴300元(其中市政府补贴210元,镇政府补贴90元),再由村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流转给大户或龙头企业,流转户共能得到每亩700元的补偿,这跟农民自己种田所得收益相差无几,同时,农民还能腾出时间从事其他工作,何乐而不为?二是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实现土地流转。三是把农户吸收到基地,用“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土地流转。四是对于其他散户,通过农业行业协会来实现规模经营。
崇明主管农业的相关部门也可以根据实际,制定相关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
3、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人才。尤其是掌握农业先进技术的专门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数量偏少的农技专门人才和素质相对偏低的农民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张家港市十分重视基层农技队伍的建设,通过出台激励措施吸引了大量农技人才,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农业科技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高生产技能、有较强市场意识、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崇明也应该花大力气培养现代农业人才,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积蓄力量。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