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进督查方式,推动督查创新,提高督查时效
不断创新是督查工作活力的不竭动力,只有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才能使政务督查在政府工作中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督查工作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新形势、新任务对督查工作提出的要求。要适应这个新要求,提高督查质量和时效,必须要在创新上下功夫。
一是必须要由单项督查向大督查转变。督查工作不能局限于一件事、一个问题,要拓宽视觉,站在全局的高度关注政府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什么是大督查?大督查从内容上讲,就是围绕##市的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事业的大局,重点督促检查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重要会议精神和领导批示以及各级政府《工作报告》有关目标任务的落实;从形式上讲,就是通过强调和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直接参与,形成各地、各部门职责明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督查工作网络。从手段上讲,就是通过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和创新工作方法,充分整合全市政府系统的督查力量,把政府督查与部门督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和力,同时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的约束作用,构建齐抓共管、真督实查的督查工作格局。大督查工作理念的提出拓宽了督查工作思路,丰富了督查工作内容,强化了督查工作责任,为我们不断转变督查工作观念,创新督查工作机制,改进督查工作方式方法开辟了十分广阔的空间。
二是要由被动督查向主动督查转变。督查工作是一种授权行为,工作的被动性带有先天的不足。督查人员要强化责任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督查视觉前移、超前入位、主动介入,及时反馈日常督查工作中了解和掌握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领导超前提供决策参考。决策制定后,要根据决策要求,积极主动的提出立项,申请授权,在准确把握决策精神,找准督查工作切入点的同时,改变以往靠打电话、发通知、要材料的被动督查方式。
三是由常规督查向纵深督查转变。督查工作不能局限于完成督查任务,还要在督查过程中结合决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有的放矢开展督查调研,从多层面、多角度关注决策落实中的深层次问题,使更多的情况和建议进入领导视野和决策。要注重了解和分析决策落实中的关键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注重发现和研究新情况,提出补充和完善决策的建议;注重及时总结和归纳工作经验,推动督查工作的开展。各地各部门要支持和鼓励督查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四是由一般人员搞督查向领导亲自抓督查转变。督查行为说到底是领导行为,是实施正确领导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各级政府领导既是决策的主体,也是抓落实的主体。特别是在各种利益关系调整、决策落实往往遇到一些阻力的情况下,强化领导在督查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启动领导的推动力、发挥领导的影响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把督查落实工作变为自觉的领导行为和工作习惯,在做出决策部署后,要主动授权开展督查,并及时了解决策落实情况以及决策落实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反映。不仅要强调督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时还要亲自组织督查、协调,从而树立督查工作的权威,促进督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是由传统方式向电子网络转变。从开展大督查的工作要求来看,督查工作的量大面广、时效性强。要进一步提高督查工作效率,在推动督查工作队伍网络建设的同时,还要在推动督查工作信息化上下功夫。要依托政府专网和无纸化传输系统,建立一条贯通上下的督查网络系统,尽可能的在网上实现督查工作中立项交办、跟踪了解、反馈情况、交流经验等环节的高效运转,提高工作效率。政府督查室要按照国务院建立政府系统督查工作管理网络的要求,结合##市督查工作的实际需要,要尽快做好利用办公厅已与各地、各部门建立了无纸化传输系统的便利条件,建立一条覆盖各地、各部门,集督查工作全过程的督查管理网络系统的计划,提出具体需求。各地各部门也要把督查工作信息网络建设纳入工作计划,为尽快实现督查立项、责任分解、催办查办、情况反馈、领导批示、统计通报和日常考核等督查工作全流程网上运作做好准备。
(五)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夯实督查工作基础
督查工作制度建设,是做好督查工作的重要基础。在督查工作实践中,为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管理活动,不仅督查工作的地位需要用制度来确定,督查工作的职能和各环节的具体任务、工作关系、工作方法和工作措施也需要用制度来明确。如果没有健全的督查工作制度,必将使督查工作缺乏权威性和规范性,从而影响工作的开展。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内容全面的、严谨实用的、操作性较强的督查工作制度体系十分必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