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强化教育,健全制度。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抓好领导干部作风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法纪意识。教育内容紧扣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层次施教。采取经常性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防范干部作风容易出现漏洞和产生问题的关键点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
3、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宗旨观念、理想信念、党纪条规教育活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宗旨观念和党纪条规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纪律意识。有必要集中一段时间在全县机关干部中开展宗旨观念和党纪条规等教育活动。强化干部的公仆观念,摆正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事,以人民的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最高标准。增强干部廉政意识,自我监督意识,自觉地拒腐防变,为政清廉,当好人民的公仆。
(二)建立并落实干部教育培训的相关制度
1、建立“考学”制度。各乡镇、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干部学习计划,年终按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和撰写读书笔记或调研文章等若干块进行考评,考评分记录在干部学习档案里。同时规定一个分值下限,对考评分低于下限者,不得评先、不得晋级晋职,并采取停岗接受个别培训的办法督促其加强学习。
2、实行干部培训报告制。成立干部教育领导小组,要求全县各部门各单位举办任何形式的干部培训班,均事先以书面形式向县委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办公室设在组织部),说明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杜绝以培训为借口,谋取经济利益或乘机用公款游山玩水的现象发生。三是推选干部外派跟班学习制。在保留干部工资、福利、编制、职务和职级“五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应聘上岗,促使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素质。
(三)改进干部选拔使用机制
1、改进干部考察工作,提高识人用人水平。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考察预告制度,拓宽干部考察渠道,把干部考察从机关向社会延伸,从工作圈向生活圈、社交圈延伸,注意把考察与干部考核相结合,科学准确地评价干部优缺点,为选准人、用好人打好基础。
2、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按照上级干部轮岗、交流有关制度,健全我县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和措施,对干部轮岗、交流从条件、程序、纪律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促使干部在乡镇与乡镇、乡镇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有序流动,优化干部资源配备,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大胆创新工作措施,加大干部“能下”力度。积极探索,研究制定对不称职、不能胜任职务的领导干部的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对部分工作责任心不强、年度考核不称职又不适宜采取辞退措施的干部,可试行一定期限的待岗。对部分群众意见较大,或在干部考核中反映存在问题较多的干部,可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同时对一些年龄大、身体状况差、工作能力平庸的领导干部,可采取改任非领导职务、由重要岗位调整到一般岗位等措施,积极疏通“下”的渠道。
(四)完善干部考核约束机制
改进干部考核办法,科学评价干部实绩。针对往年干部考核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进一步改进考核办法,制定出既便于操作又科学合理的目标考评标准,提高干部考核质量。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扩大群众参与面,每年的年终考核工作要吸收一定数量的社会民主人士、基层群众、人大代表、党员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其中,注意听取他们对考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完善机关干部管理的规章制度,倡导“严、细、实、快”的工作作风。
1、建立较完善的相互配套的干部管理制度。各乡(镇)、各单位都必须结合本地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强化干部管理的“机关干部学习制度”、“请假制度”、“考勤制度”、“岗位职责”、“处罚规定”等,使干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为克服少数单位仍然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现象,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作日程安排表管理制度”、“见事管事制”和“机关干部服务态度三次投诉待岗制”。
2、加大对各种歪风的整治力度。首先,各乡镇、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自己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做全体干部的表率,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言行一致,廉洁从政,服务大局,模范实践党的宗旨,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同时对自己所管辖的全体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违反制度的干部,按规定该怎么处理的就怎么处理,决不能奉行“好人主义”和搞下不为例。纪检监察部门的纠风办和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室要开展经常性的作风整治工作,避免集中整顿过后歪风又抬头的现象。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