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四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硬”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推动XX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肯定成绩是前进的基础,正视差距是前进的动力。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镇村集体财力还比较薄弱,且发展不平衡;就业、保障、教育、卫生、居住环境等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工业不够发达,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开放意识以及工作方式方法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投资软环境尚需改善;村级组织建设还存在着薄弱环节;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失地农民保障机制有待于探索研究,公共安全、社会安定稳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所有这些,既有我们工作的不足,也有多年积累的遗留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今后五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五年,是我镇加快发展、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今后五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XX和XX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和区委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XX物流强镇为总目标,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主线,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十里物流走廊,千亩物流园区”,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推进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发展战略是:融入市区发展、强工兴贸富农、打造商贸物流强镇、促进和谐稳定。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力争至____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X
亿元,年递增__._;财政总收入突破X亿元,年递增__,其中地方财政收入X万元,年递增__。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至____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X亿元,年递增_;第二产业总产值达X亿元,年递增__;第三产业产值X亿元,年递增__。产值___万元以上的工业规模企业达__个,产值上亿元企业_个。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至__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X元,年递增_,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_以内。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跃上新台阶。坚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逐步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完成计生主要工作指标,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村容村貌改善,群众素质明显提高。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显著增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正确把握六个“牢固树立”:一是必须始终牢固树立项目带动战略意识。把项目带动战略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来抓,坚持以项目促投入、促调整、促发展。二是必须始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做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必须始终牢固树立统筹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在统筹中突破重点,以重点的突破来整合发展要素,集聚发展力量,凝集发展信心,推进全局工作取得新突破。四是必须始终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坚持在发展中把握机遇,以机遇争创优势,以机遇促进发展,以机遇推进跨越,千方百计谋求新发展。五是必须始终牢固确立责任意识。坚忍不拔,敬业争先,继续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努力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六是必须始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关注民生民情,千方百计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尽最大努力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全镇改革开放的新成果。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XX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今后五年是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XX镇区位、交通优势,依托中心城市求发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基础设施、集镇建设、新村规划建设、农贸市场、工贸开发区与公路、铁路建设结合起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XX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下大力气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工贸区,五大基地”,即XX物流配送中心、XX工业集中区、XX钟城山标准厂房、X、XX无公害蔬菜基地、XX千亩无公害柑桔基地和赤XX百亩种苗花卉基地、XX地瓜干加工基地、XX万亩毛竹丰产林基地。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