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扶持建设和市场化运作上取得突破。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条件。要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各项政策,在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重点在乡村公路管护、维修,小型水利设施市场化改革和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下工夫、做文章。突出抓好以水、电、路、气、房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用改革的办法,突破行政村之间的“体制之墙”、“利益之墙”,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同管理、共同维护。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境外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切实把经营城市的理念延伸到农村,争取更多的投资渠道,用经营和管理城市公共事业的办法来经营和管理农村的公共事业,努力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
(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突破。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就是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努力使城乡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同过上幸福安康的新生活。要结合 “民生八大工程”和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通过合并重组扩大学校规模,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落实“两免一补”,切实解决好农村孩子的上学问题。要加强乡村卫生院建设,改善就医设施,建全农村大病救助制度,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解决好农民病有所医的问题。加快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室、农家书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等乡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对特困户的社会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村老有所养和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要加快经济实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逐步解决进城农民工、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变市民的住房问题。要抓好“阳光工程”、“人人技能工程”,强化人才培训,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抓好农村经营人才,乡土技术人才和村组干部三支队伍建设。
(五)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就是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建立城乡平等的经济社会新体制。从我市的实践出发,当前要做好以下五点:一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流转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农民利用征地补偿收入入股经营性项目获得资本收益,允许农民通过土地入股、租赁、置换等办法盘活闲置土地,缓解用地矛盾;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严格限定征地的“公共利益需要”范围,逐步实行按农民社会保障、基本生活和转岗发展需要确定补偿标准。二是要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城乡户籍差别,鼓励农民进城。公安、社保、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应为农民进城就业、居住、子女就学等提供无差别待遇。三是要改革就业制度。取消按户口制定的就业制度和工资福利制度,实行城乡就业互动;整合培训机构,加大转移力度,与国内各大劳务市场接轨,实现城乡就业资源共享,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期分批向外转移。四是要改革公共财政制度。强化财政预算约束,确保中央提出的财政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的“三个高于”落到实处,形成财政投入“统筹城乡、向乡倾斜”的稳定增长保障机制。 五是要改革投资体制。及时向中省呼吁改变中小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办法,逐步把县以下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的投资范围。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广播电视文化等公共事业的专项资金支持,把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投入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由公共财政承担。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