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供水的实践中,农村水费是加价收取的,由物价部门核定并发文实施。目前,**农村地区用水价格在城区水价的基础上,每吨加价0.065元,主要用于补贴水管站的运转。此外,物价部门还核定部分管线长,投入大的镇可以收取每吨水0.10元的建设费,用于镇级管网的维护。在实际操作中,农村水费的核定和收取上存在较多矛盾。一方面,由于高额投入和无途管理造成的成本增加,使供水企业在农村用水特别是民用水上基本是亏本经营;另一方面,农村居民虽然用水量不多,但由于加价和漏损分摊等原因,实际水费往往高出核定水费较多,农民难以承受,不理解,拖欠水费现象时有发生,由此而影响区域供水的健康运作。区域供水中的农村水费问题,应该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探讨,而解决收费难问题,需要与管理机制相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关键的是要明白消费,对于广大农民来说,他们希望的只是有一个合理、明确的水价,不要包含水损等太多不确定加价因素。在每户住宅分开的广大农村,可以由水管直接计量到户,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
5、质量保证
这里所指的质量包括自来水的质和量。区域供水实施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农村广大地区对清洁饮用水的需求,如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好了供水设施,农村老百姓却仍然喝不到水,或者供水企业有水送不出,那就完全有背初衷。要保证水量,就要不断完善供水网络,实现更大区域的联网供水,以切实提高供水的安全性;要保证用水,还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要运用地理定位检测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对管网的检测,同时配置足够的抢修力量,一旦管网出现异常,可以及时进行抢修恢复,尽可能地减少停水;要保证水量,还应在一定范围内在规划设置二级加压站,以确保区域内的供水压力符合标准要求。此外,由于区域供水范围大,管网终端距离长,自来水中起消毒作用的余氯及容易在中途挥发殆尽,因此,供水企业一方面要积极改进生产工艺,确保远距离管网末梢水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二级加压站,实施二道加氯。在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末梢水质的检测,及时分析、处理和解决各类水质问题,让企业和百姓放心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