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今年我市农民增收的建议及对策
20xx年是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国家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要确保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收,应该做好七项工作。
1、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坚决落实好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农业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覆盖面,提高补贴水平,既稳定了农业生产,又可以直接拉动农民来自第一产业收入的增加。
2、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保障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一是要稳定粮食面积,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上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水稻率。二是大力推进“十个特色农业生产区”建设,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全区创一流的主导产业和名优拳头产品;三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将农业结构调整同生态城市建设相融合,大力推进农业快速发展,扩大农民就地转移空间,为增加农民收入开拓新的渠道。
3、加强农资监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是影响农户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监管部门应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适时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
4、加快农业项目招商,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加强农业重点产业化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项目的引进,积极培育一批辐射带动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构建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经济链。
5、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打工收入和从事第二、三产业经营的收入。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引导企业履行责任,鼓励和支持企业多留用、安置农民工,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另一方面,重点扶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加速发展流通服务业,促使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行业,确保农产品鲜销和外销畅通。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协会,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农产品外销网络,促使本市的农产品能走出去、走得顺。
6、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加大“三农”投入,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生产、消费积极性,是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更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直接或间接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7、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转移农民就是富裕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之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力度,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农民不断增收行之有效的途径。一是加快园区工业项目建设。园区内的项目多、企业多,就能吸纳更多的农民入园打工,变农民为工人,使农民季节性增收转变为常年增收。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竞争力,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难转移的难题,又能解决园区企业难招工的矛盾,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二是大力加强对农民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科技水平,使其成为懂技术、有技能、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开辟适合农民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的就业环境,鼓励和支持一部分农民成为素质高、能力强的现代农业的建设者。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拓宽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渠道,降低准入门槛,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社会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予以支持,使更多的农民能进得城、住得下、不担忧、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