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 虽然我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相比,与全国、全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市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相比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统计力量比较薄弱。县区统计部门人员编制明显不足,特别是缺少统计专业人才,人
员素质不高,基层统计力量薄弱,成了影响和制约统计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基层统计经费明显不足。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对统计工作的需求日益提高,致使统计工作任务日渐加重,部分设备有待更新,统计人员需要培训,基础建设仍需加强。而实现统计工作持续发展的必需经费明显不足,特别是基层统计经费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协调、持续、科学发展。
(三)基层统计信息化设备使用维护情况不好。由于县区统计局网络管理专业人才匮乏,还无法处理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难题,个别县区统计局网络运行不稳定,有时连时断的现象。部分乡镇统计站对网上直报、网上信息交流等不够重视,统计网络使用的频率和质量较低,甚至个别乡镇统计站与统计网络的连接中断,没有及时排除障碍,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四)源头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基层统计部门存在工作任务繁重、统计力量薄弱、被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进度和数据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基层源头数据质量不高,也影响了全市的统计数据质量。
(五)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意识不强。部分县区统计人员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强,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的意识差,尤其在信息分析和调查研究上不够深入,对统计数据的深入思考和调查研究不够,不能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对宏观经济和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对策建议研究不够,认识不深,对领导决策的参考价值不大。
(六)基层统计发展不平衡。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县区统计局无论在硬件建设、制度管理、工作方法,还是在人员素质、敬业精神、思想观念上,都落后于先进县区;部分乡镇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人员更换频繁、设备维护使用差、基础资料不全。县区、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不平衡,影响着全市基层基础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提供优质服务,赢得领导支持。基层统计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狠抓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和统计产品的开发,积极为各级领导指导工作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各级领导进行宏观决策提供统计依据;要做好月度、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利用每月、每季、半年、年度统计报表,着力开发月度、季度和年度统计资料,为领导决策服务;要掌握工作动态,准确查找工作差距,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主动请示汇报工作,争取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要为社会各界提供大量丰富的统计咨询服务,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二)严格建设标准,实行规范管理。为了使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市、县区统计部门要在这次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县区、乡镇客观上存在着统计人员素质不高、统计经费落实困难、部分设备需要更新、制度落实不够到位、统计行为不够规范的问题,认真研讨分析,继续严格建设标准、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管理办法、加强人员培训、增加经费投入、更新硬件设备、规范工作程序,从而大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三)推广成功经验,实现县区均衡发展。要从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经费支持、硬件设备、规范运行等方面入手,及时总结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县区和先进乡镇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广好的做法,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和调查研究;要组织县区统计局领导通过听、看、学等方式,查找各自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整改;要开展学、比、赶、超活动,促进各县区在基层基础建设上均衡发展,推动全市统计工作上水平。
(四)狠抓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要加强基层统计工作,提高基层统计服务水平,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不行的。要从基层统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方面入手,加强统计力量。要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一方面,要继续举办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班,重点对街道和部门的统计人员进行培训,集中学习统计理论知识、计算机应用程序,以及统计工作方法和流程;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会代训,利用统计工作会议、年报会及其它专门会议,讲解有关统计知识,规范相关统计程序,从而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