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步伐不大
我县现有农村总劳力12.7万人,按劳均每天8小时每月25天工作计,完成现有种养业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最多只需农村劳力5.5万人,另有农村劳力7.2万人基本上无事可做。这一数据表明,我县劳动剩余劳力资源极大。目前,我县培训基地、阳光工程、就业部门、自发组织等形式每年输出劳务工不到2000人,这与还有7.2万可以转移培训农村剩余劳力资源极不相适应。应当完善机制,扩大宣传,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大政府对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力度,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发展劳务经济做大做强。
四、扶贫开发典型案例分析
整村推进使这个贫困村面貌发生了大变化。
烂泥箐大二地村位于**县城东35公里处,辖区面积83平方公里,海拔2700—3000米,居住民族全部为彝族,全村9个村民小组、630户、2608人。20xx年,大二地村有1956人饮水困难,1434人未用上电,人均只有粮食230公斤,人均纯收入仅为350元,625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2477人、占全村人口的95%,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特困村。20xx年度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该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村结束了明子火把照明的历史,户户用上节能灶,人人都饮上了清洁卫生水,村村通公路,人均有粮达到36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643元,625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980人、占全村人口的38%。昔日偏僻、贫困落后的山村呈现出生机勃勃奔小康的新气象。
(一)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严重薄弱是制约大二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村民迫切希望改善基础设施的要求,在整村推进中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实现了村村户户通电。架设输电线11公里,实现了家家户户用电灯照明,有的农户兴办了农产品加工作坊,30%的家庭购置安装了电视,有10%的家庭实现了生活电器化。二是人畜饮上了清洁水。铺设饮水管道10.4公里,建水窖40个,结束了祖祖辈辈人背马驮到几公里外取水饮用的历史。三是改善了农田灌溉。新建三面光灌渠2.1公里,河堤治理200米,新增灌溉面积580亩,改善灌溉面积140亩。四是实现了村村通路。新建桥涵三座,新修公路8公里,使村村相互连通,使之成为脱贫致富路。
(二)群众有了稳定增收产业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广种薄收是大二地村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大二地村传统农业产业主要是玉米、洋芋、燕麦、苦荞等,品种早已退化,广种薄收。在整村推进工作中,立足村情,实施良种推广、畜种改良、发展经济果木、加强剩余劳力培训输出等增收产业项目。全村引进种羊32只、种牛4头、种猪10头,推广脱毒洋芋良种410亩,种植花椒、300亩、核桃210亩,县培训基地组织本村劳力输出56人。通过整村推进产业带动,尝到甜头的大二地村民相互攀比,自发引进推广荞子良种340亩、玉米良种290亩、燕麦良种130亩、种羊15只、种猪5头,种植核桃90亩、花椒254亩,自发输出外务工121人。目前,全村初步建立起以种养业和劳力输出为主的增收产业,实现了年人均增加纯收入293元的增收目标。
(三)提高了村民素质,转变了落后观念
过去大二地村由于位置偏僻,农民思想观念非常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在谋划整村推进时,乡、村各级从转变村民观念、提高村民素质入手,努力提高扶贫效果。一是实施种养业科技培训。围绕产业调整,县、乡部门多次派出技术骨干到大二地村进行现场培训,共举办种植业、养殖业实用新技术培训1600人次,使全村630户户均有1人掌握了1-2项适用技术,文盲、半文盲劳力蜕变为有科技知识的新型农民。二是扶持重点户,实行牲畜厩养,改善生活环境。长期以来,村民一直是放养牲畜,村道及农户院内到处是牲畜粪便,不但畜产品产量上不去,村民生活环境污染也极严重。在整村推进工作中,重点扶持了20户,实施厩舍改造1600m2作为牲畜厩养示范,通过组织村民参观学习,家家户户自觉改造厩舍,改变了村民放养牲畜习惯,改善了生活环境卫生,促进了全村畜牧业发展,村容也为之一新。三是建节能灶,改变生活习俗。示范节柴灶130眼,通过示范带动,户户安装了节能灶,使过去大火堂生活习俗得到了彻底改变,全村年节约薪材1575m3,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现在村民素质提高了,村容整洁了,落后生活习俗改变了,贫困村农民的精神面貌新了,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基础。
(四)实践了“大扶贫”
一是以整村推进为主线多管齐下。在省级投入60万元的基础上,整合各级各类资金99万元,其中市级整村推进项目投入15万元,市农牧局挂钩帮扶1万元购学生课桌20套、电视机1台、vcd1台,县畜牧局挂钩帮扶2万元用于改良畜种、引进种羊10只,县农业局帮扶1万元进行村级组织建设,县交通局扶持80万元新建公路8公里。二是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建家园。乡、村各级采取多种方式引导群众树立战胜困难,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传统思想束缚,积极投工投劳参加项目建设,全村投劳折资62.56万元、占总投入的44%。大二地村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整合了外部门、对口帮扶、挂钩扶贫、群众投劳等投入,实现了大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