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坚持行政和司法重点建设,切实解决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治的精神要义就在于规范限制公权力,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因此,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是法建设的重中之重。由于多种?因,长期以来行政执法与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如在行政执法中,主体不合格,行为不规范,程序不遵守等,行政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常发生,法纪松弛,轻则与民争利,重则导致腐败,影响建设与稳定。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司法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法治建设就不能取得实际效果,人民就不会满意,社会就不会认可,为此首先要规范立法。严格按照上位法的精神,使地方立法切实体现法治精神,破除部门立法,建立和完善规范文件的审查制度。其次要推动执法公开。要全面建立阳光工程,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大、政d以及社会监督,让人民知情、参与、监督。再次,要完善执法与司法责任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四是要搭建一个行政与司法互动平台, 由法治工作部门作为一项工作制度固定下来,互通信息,交流情况,相互学习借鉴。
4、坚持基础建设,大力加强和发展基层民主政治。一是要注重法律法规的实施,确保宪法与法律赋予人民的权利在基层得以实现。让法治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是积极参与法治创建活动。对于社会?济组织,要做到依法?营、诚实守信、照章纳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市场?济秩序、争做诚信守法企业;对于基层的乡镇(街道)、村和社区居民委员会重点是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基层村务(居务)公开,接受监督,争做民主法治村、社区和乡镇街道;对于普通公民,主要是培养法律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依法参与社会?济事务、文化事务和其他公益事务的管理,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争做学法守法的好公民。三是加强社会监督。法治工作机构要组织针对社会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从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找出法律运行中的漏洞,然后加以整改,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每年集中精力解决一、二个问题,逐年将法治建设向前推进,最终打造出一个法律至上,权利平等, 民主自由,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社会法治环境,实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理想与远大目标。
5、坚持组织建设,为法治?苏提供保障。法治作为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作为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法宝,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长期性任务,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保障。组织不健全的问题严重影响工作的开展和实际效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法治组织建设。一是加强领导机构建设。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可将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改设为法治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下设办公室,与党委政法委合署办公,加强对法治建设的指导d调与监督。二是加强法治建设工作机构建设。将法治工作机构纳入正式编制,各地编委正式下文,明确机构的职级和人员职数。根据法治工作所担负d调组织各方的职能,机构建设规格应高出一般相对应的机构,选配一批具有较强政治素质,懂法律,懂政策,且具有较强文字工作能力的年轻人到法治部门工作,以便于日常工作的组织d调。三是落实?费保障。法治工作任务面广量大,涉及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政法部门公正司法,?济部门依法管理等诸多方面,所以每年应将?费保障纳入财政预算。以保障正常工作的开展,保障法治工作各项任务更好的完成,推进区域性法治建设向更高层次上发展。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