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性工作落实难。指导性工作,一般指上级仅提出原则性要求、下级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的工作。这些工作灵活性大,干好干坏似乎都“关系不大”;同时,要落实好指导性工作,善于把上级指示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是件不容易的工作。正因为有难度,有时更显得重要。因为上级部署的许多重大工作都是指导性的,不可能那么具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体。比如,各级政府要考虑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总体规划,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等。怎样抓好这些指导性工作,要靠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落实,上级只能提出总的要求。但这些工作都事关安全生产的全局和根本,如何高度重视,一丝不苟抓好落实,这给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难题。。
——监督管理工作落实难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一些影响生产经营单位深层次和根本性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因此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落实难。一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监管水平低。从全国的安全现状看,国有企业的安全生产明显不足,安全防御能力下降,大量非公有经济的企业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事故频发。随着承包、转包、租赁等经营管理形式的多样化,安全生产缺乏有效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日益突显。二是安全监管力量不足。20xx年以来,全国相继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覆盖全国的安全监管网络正在形成。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人员编制数量相对较少;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经费普遍紧张,车辆、设施、办公条件等也相对较差。由于这些问题及因素的存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体制不顺,执法主体不清。部分主管部门把执法、处罚当成创收的手段,见责任就躲,见利益就争,致使《安全生产法》难以实施到位。四是腐败行为增加安全生产监管难度。有些地方干部直接参与办矿山,或者收受贿赂,上下勾结,充当保护伞,致使一些违法生产经营活动、非法业主有恃无恐,增加了行政执法部门监督管理的难度。
安全生产自古以来就是头等重要的人命关天的大事,他不仅仅是生命的保障,而且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和发达程度。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安全生产摆在相当于国策的地位。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就把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确定下来,到今天《安全生产法》及其配套法规、条例出台,通过法律确立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和应遵循的最高准则,尤其是20xx年元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进安全生产工作决定》出台及最近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的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又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提高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进一步阐明了安全生产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为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那么,安全生产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解决“六难”,在全社会迅速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氛围,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创新和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首先,要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
其一,安全生产的本质特征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一致。“三个代表”的本质是执政为民,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安全生产涉及千家万户,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利益的头等大事,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基本利益,安全生产的本质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因此,安全生产的本质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完全一致,应把确保安全生产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试金石。
其二,安全生产是小康社会重要内容。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很重要一点就是要看是否有安全感,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就是创建我们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安居才能乐业,小康社会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是劳动者的生命健康能够得到切实保障的社会。小康社会的标准,不仅反映在经济指标上,更要反映在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环境上,安全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只有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切实得到保障,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感,不能安居乐业的社会,绝不是小康社会。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