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6-7月份,**市关工委、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就全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到法院、公安、文化、妇联、教育等部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和开座谈会等方式,围绕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不良亚文化、学校教育失衡、家庭教育失当等内容开展。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还针对**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
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据市公安机关统计,从20xx年到20xx年,全市公安机关立案查处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件占总案件的4.9%、涉案人员占总涉案人员的31.8%,(其中20xx年,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件占总案件的3.8%,人数占29.8%,18岁以下人员占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的12.8%;20xx年,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件占总案件的4.3%,人数占34.8%,18岁以下人员占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的16.6%;20xx年,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件占总案件的6.9%,人数占31.9%,18岁以下人员占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的23%)。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类型看,盗窃、故意伤害、杀人、抢劫、抢夺、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绑架、qiang奸等居多。另据法院统计,三年中,已审结的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案件也在逐年增多。由此可见,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且低龄化现象明显,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不可小视。
1、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据市公安机关统计,近三年,全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盗窃案件涉案人员占所发生案件涉案人员的39.7%。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此外,是故意伤害、杀人,抢夺、抢劫犯罪人数众多,寻衅滋事和qiang奸犯罪增长较快,一些青少年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不良角色做案手法,呈一时“英雄”之气,无所顾忌,以致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2、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据统计,我市立案查处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占到总案件的4.9%,但涉案人员却占到总涉案人员的31.8%。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酗酒滋事、依仗人多屡屡作案。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拉拢腐蚀社会闲散青少年,成立帮派或团伙。值得重视的是,有的少年深受黄色、yin秽音像制品的毒害而不能自拔,为了寻求精神刺激,而持刀、持械拦截少女实施暴力。
3、从犯罪年龄段看,逐渐趋向低龄化,犯罪后果严重。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18岁以下的人数逐年增多。三年来,全市已发生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19.4%,有的青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人化、成熟化。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后果严重。20xx年7月,我市一名少年犯罪嫌疑人娄某,在一个月时间内,三次拦路qiang奸妇女,然后杀之,致使2人当场死亡,一人成为植物人,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坏。
4、从犯罪身份看,无业青年、农民也占有相当比例,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据市公安部门统计,三年中,无业青年占青少年违法犯罪总数的11.42%、农村青少年占63%。他们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偏低,法律意识不强,由于无正当职业,终日游荡社会,把上网、看录像、进舞厅、打台球、玩游戏作为生活的主要内容,久而久之,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潜移默化地形成犯罪意识。另据调查,当前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犯性罪错的案件大约占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90%以上,而且社会上发生的许多刑事案件,也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同女性青少年性犯罪有关系。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分析
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是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一系列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集中表现,这些因素不能孤立地看待,既是个别的,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就是不良的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自身原因。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易受外界诱惑的影响,偏离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个别青少年由于自身性格的缺陷,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我市一少年王某因邻居小孩骂了一句,回家后越想越恼,再次出来时,恰碰见邻居小孩,于是上前把小孩掐死,然后灭迹,王某从此也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