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特色保护村:即具有独特自然、人文景观、特殊性质(水源地)和古遗址周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村庄,规划提升特色旅游品牌,以开发人文自然资源旅游为主业。如齐都镇,辖区内古文物遗址分布众多,辖区内有齐故城遗址、桓公台、殉马坑、齐都博物馆、孔子闻韶处等古迹,另外辖区内还有大小的古墓遗址多处,风景旅游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村域布局应在保持村庄原有基本格局、布局形态、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评价,确定保护、整饰、拆除的建筑,改善村庄居住环境,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将居民点规划为搬迁型、控制型、缩小型和聚居型四种基本类型。
(5) 贫困山区村:规划推行“整村推进”,把重点放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如边河乡,地处**区南部、沂蒙山区的北缘,位置偏远。规划应以“整村推进”的理念,以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为中心的农村能源建设。配合沼气工程,进行改圈、改厕、改厨,形成以户为单元的“畜—沼—菜(桑、烟、果等)”农业生态种养模式。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美化村容村貌;设置垃圾收集点,建立村物业服务站;发展卫生事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3 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束,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新农村建设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终极目标,同时兼顾全面发展,特别是进行产业布局、村庄布局规划,实行村庄功能分区,是一个新的规划理念,适应了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对农村规划建设很有现实意义。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在规划与管理方面下功夫,要从完善制度和程序着手,并在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