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已演变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深蔓延,我国全面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刺激下,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正在逐步恢复,经济正在回暖。面对金融危机,我市一些企业在经历阵痛期后,也会迎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在危机中“倒
逼”出来的自觉行为。我们坚信只要政策落实、措施有力、企业主动、经济危机将会提早化解。
一、当前我市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我们已看到,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大幅度下降,进口需求滑落。当前我市经济面临的困难,归结于一点就是外部需求减少,出口下降幅度比较大,影响出口企业和外向型工业。这造成企业利润下降,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压力增大。纵观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冲击,不难看出企业在求发展中存在应对市场风险能力的不足。
(一)产品经营单一。我市出口型企业规模比较大,产品质量和产量没有什么问题。但都存在产品经营单一,销售渠道单一,结构布局不合理。一旦遭到市场风波的打击,很难快速调整布局,转危为安。
(二)运营能力薄弱。企业商标知名度不够,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风险大。部分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与经济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产品档次低。另外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优难胜、劣不汰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市场占有率低。
(三)科技创新不够。面对金融危机和日新月异的商品,我市企业普遍研发和创新能力低下,不进则退,不重视研发和自主创新,掌握专利技术和更多市场定价权,加强内部管理权和技术创新,就很难抗击风险的冲击。
(四)融资难。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部分企业资信差,抗御风险的能力弱,资金链一旦切断,很难采取新的融资形式进行融资,造成无米下锅。
(五)缺乏市场的开拓优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价格低,社会需求量减少,企业应对危机的策略不足,缺乏开拓市场、抢占市场先机的优势,产品滞销,库存增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二、发挥职能优势,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在经济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担负着拉动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责任。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毫不犹豫地发挥职能,全面促进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工作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要深刻理解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方针,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工作,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贯彻党中央有关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为个体私营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创新登记管理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公平竞争
一是鼓励、支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兴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场准入和市场主体设立方面,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的外,不得随意增加登记前置许可项目。根据修改后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降低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允许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在组织形式、经营范围及经营方式等方面,除法律法规禁止的以外,允许个体私营企业自主选择。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参与法律法规未禁止的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垄断行业、领域的投资与经营,依法及时予以登记。
二是创新登记管理机制,大力推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适应新形势下个体工商户的市场准入,创新登记管理机制,建立对个体工商户的委托登记、委托备案和委托验照的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点多面广的优势,方便群众就近申办登记个体工商户,提高办事效率。对农村流动商贩实行备案制,免于工商登记,对农民进入集贸市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可不予登记。要结合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和经济户口管理,建立健全适应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需要的登记监管机制,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切实为港澳居民在内地申办个体工商户提供登记服务。认真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的有关规定,允许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照内地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直接设立个体工商户,无需经过外资审批。要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登记管理办法,改进工作作风,为港澳居民申办个体工商户排忧解难,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支持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个体经济。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