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竞争、侵犯消费者权益等现象,旅游市场秩序逐步规范。
三、当前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市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较快。自20xx年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短短几年间,我市坚持走“旅游活市”之路,旅游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还有许多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如规划不完善、设施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管理跟不上、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旅游格局还没形成,等等,这些都制约了旅游业的大发展,与优秀旅游城市还不相协调,与疆内外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
(一)旅游服务体系还不完备。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与之规模和结构相匹配的旅游服务设施。但由于我市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导致城市基础功能不完善,景区开发档次不高等问题,无法将旅游优势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
(二)旅游招大商局面还没打开。招商引资是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旅游业投融资环境不尽优化、舆论宣传还不到位、优惠政策尚不健全等制约了招商引资工作,大招商、招大商局面还没有打开。桦林公园、大小东沟、金山森林公园、切木尔切克陨石群等景区点开发建设,托勒海特、五指泉、萨尔阔布滑雪场、将军山滑雪场、塘巴湖、盐湖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缺少有力的资金支撑,景区点建设进展缓慢。
(三)**大旅游格局尚未形成。**旅游在全区甚至全疆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以其为核心的大旅游格局正在形成。作为**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市融入大旅游格局的地位没有凸显出来,没有形成与**良好的借势发展局面,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没能充分发挥,旅游对市域经济贡献率低,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应给予优惠条件扶持。
(四)旅游特色商品开发不足。旅游商品性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偏低。我市的旅游购物收入仅占到旅游收入的9%,远远低于旅游商品消费的平均值(旅游商品消费是旅游产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一般说来,约占旅游总收入的30%。);旅游商品规模化生产条件差、档次低、精品少。特色旅游商品销售市场上缺少真正本地特色的主导性旅游精品;对外销售市场没有打开,旅游购物网点不集中、规模小,企业无利益捆绑、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制约了旅游商品开发和销售。
(五)旅游投入机制还不灵活。目前,我市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筹资渠道是政府投入。由于我市属偏远欠发达地区,自身财力十分有限,景区开发投入少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游、娱、乐、购等综合基础服务功能无法满足旅游需求,导致景区档次、品味不高,服务功能单调,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六)旅游产业从业人才缺乏。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旅游服务水平不高,经营管理及专业人才匮乏,服务不规范、设施不配套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缺少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和管理队伍。
四、旅游业发展优先考虑的问题
(一)深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山水宜居、生态园林、民族文化、休闲度假”城市定位,依托优势旅游资源,突出山水城市特色,坚持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入手,加大资金筹措和投资力度,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硬化工程建设,提升**市作为优秀旅游城市的总体形象。一是要加快城市供排水、供热、供气、道路、桥梁、垃圾处理、停车场(站)、公厕等基础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档次,改善城市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二是要抓好五指泉、桦林公园、托勒海特、大小东沟、金山森林公园、金山葡萄园等重点支撑性景区开发建设,做大做强旅游业,提高旅游竞争力。三是要抓好宾馆酒店、休闲娱乐、旅游购物商场等服务设施建设,尤其是抓好星级宾馆酒店建设,提升总体接待水平。四是要大力发展旅游交通,依托机场、奎北铁路、北-阿高速公路、城市第二出口建设,加快切木尔切克-塔尔郎-冲乎尔道路建设,构建四通八达的旅游大交通格局。
(二)大力开拓旅游市场。一是加快疆内客源市场开发,以乌鲁木齐为中心,重点开拓昌吉、克拉玛依以及南疆城市客源市场,形成以疆内短线客源为主,疆外长线客源为辅的客源市场。二是加快内地客源市场开发,突出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地理环境差异,依托**景区,重点针对长三角及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客源,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三是搞好国外客源市场开发,利用特殊的区位和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开发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周边国家的专项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