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落地开工为我乡的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平台,我们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加强以引导性和技能性为主的转移培训,积极与用工企业对接,共举办了电焊培训班、驾驶员资格证培训等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农牧民981人,完成任务的245%;转移农村劳动力723人,完成任务的103%,其中长期转移劳动力295人,实现劳务创收180万元。
二、党的建设常抓不懈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围绕主线,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以争创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示范村为主线,以“三级联创”、“双创”活动为载体,一手抓规范,一手抓落实,以规范促落实,以落实带动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实现我乡“1552”党建工作思路(即:以建设和谐新农村为中心,狠抓乡党委自身建设,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狠抓村党组织建设,提高村党组织建设新农村的能力;狠抓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双带”能力;狠抓村级阵地建设,提高村级阵地服务党员群众的主阵地作用;狠抓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从而使党总支(支部)达到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党员达到“十星级”党员标准,成为“双带”标兵)。
求真务实,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自身建设,以乡党委为示范,调动各党总支、支部争先创优积极性,在全乡营造创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村的浓厚氛围。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为契机,着力创建学习型班子。采取集中学习与分组学习相结合、宣讲与座谈相结合、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深入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根据会议精神制定了《***乡20xx—20xx年五年发展规划》,为我乡今后五年的发展指明了道路。通过悬挂标语、张贴横幅、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将学习引向深入,使广大党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十七大主题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为我乡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全力打造诚信型班子,积极落实乡党委,站所党支部、村党总支,片区党支部三级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推行党建工作责任连带制,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制,具体负责指导联系村党建工作,年终对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对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党总支、支部书记乡党委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争先创优,大力营造民主型班子,将强化理论武装、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主集中制、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发展贯穿于班子建设的始终,着力增强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结合分工,对所有科级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设岗定责,并逐一进行承诺,全年完成承诺事项共计76条。进一步规范***乡党委议事规则,强化党的民主集中制,充分调动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党代会常任制,将党代会例会深化为每月代表小组组织党代表座谈活动,每季度收集、整理一次党员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代表联系和服务群众汇报会。建立健全党员代表奖惩机制,年终对提出高质量意见或建议、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党员进行表彰,对不能发挥代表作用的党员启动罢免、补选机制,充分调动党员代表发挥参政议政积极性,切实保证发挥代表作用。扶贫帮困,认真推进服务型班子。在元旦、肉孜节、古尔邦节、春节、庆祝建党87周年等节日之际,将“送温暖、献爱心”帮困活动与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相结合,加大班子成员帮扶和对党的政策的宣传力度。在“五节”期间,共慰问离退休党员干部、农村“三老”人员以及特困党员99名,发放各类物资及慰问金合计达3万余元。
标杆立影,营造争先创优浓厚氛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争先创优领导小组,加强对争先创优活动的指导。二是营造浓厚的创建示范乡镇、示范村的舆论氛围。以狠抓基层组织建设为契机,大力宣传创建示范乡镇、示范村等争先创优活动,乡党委成员利用每次参加各党总支、支部会议的时机,注重增强争先创优意识,提高争先创优能力。三是狠抓软硬件设施建设。软件方面:针对各村、站所等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新手”居多的现状,乡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档案的规范工作,共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党建理论和工作知识培训9期,累计开展培训活动25天,使党总支、支部班子成员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得到迅速提高。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根据“标杆”效应,注重树立典型,将白杨河村树立为我乡村级阵地建设典型,完成了该村庭院的硬化和绿化,同时对其余各村的基础设施也进行了全面的改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