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州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到位是我县“普实”工作取得进展的关键。我县自实施“普实”工作以来,州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仪器站专家段建平、 周先 老师等先后10余次到**指导“普实”工作,从实施方案的制定、实验员的培训,到仪器采购的把关,直至实验教学的管理都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县推进“普实”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群策群力是推动“普实”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我县在“普实”过程中,从五班领导到一般干部,都千方百计为“普实”工作办实事,县级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工作,县级103个挂钩单位积极为挂钩点捐资捐物,各厂矿企业、罗富高速公路、剥隘库区移民工程承包商纷纷为教育献爱心,一定程度缓解了我县实验桌凳、仪器柜资金缺口难题。里达镇党委、政府在镇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一次性拿出12万余元为学校购置了标准的实验设备;剥隘镇获得县级挂钩单位和社会各界帮助资金25万元;县五班领导每人捐资2000元以上;田蓬镇中厂村村民谢相兵一人就向田蓬镇中心学校捐款1300元;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扶贫办、县水务局等单位结合“云岭先锋”工程和整村推进工作派员深入“普实”挂钩点办实事。县级各单位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为顺利推进“普实”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广大教职工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是我县顺利推进“普实”工作的重要力量源泉。在县乡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县广大教职工继续发扬“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的“普九”攻坚精神,他们牺牲双休日、节假日和个人利益,全力投入“普实”硬软件建设,有的捐款制作实验桌柜,有的腾出宿舍做仪器保管室,真正把“普实”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各学校教师自己动手维修实验用房、铺设天花板、安装线路和窗帘。归朝镇那拉小学、田蓬镇麻赖小学、里达镇龙坪小学、洞波乡那沙小学将教师宿舍腾作实验用房,村委会把办公室腾出作学生宿舍。正是因为有广大教职工的自我牺牲和乐于奉献,我县的“普实”工作才能克服诸多困难,得以扎实推进。
四、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实验用房配备基本到位。3所高完中有实验室17 间,使用面积 1402.5平方米 ,有保管室、准备室9间,使用面积 686.5平方米 ,此项标准分15分,自评分14.33 分;14所普通初中有实验室36 间(不含在建的新华、剥隘中学,下同),使用面积 1876.6平方米 ,有保管室、准备室36间,使用面积 1094平方米 ,此项标准分15分,自评分12.8分;175所小学实验教学校点有实验室173间(不含在建的归朝定甫、登冒两所学校,下同),使用面积 7234.8平方米 ,有保管室、准备室173间,使用面积 4416平方米 ,此项标准分15分,自评分13分。
(二)实验室内部设施较为完善。3所高完中共有实验桌凳821套、仪器柜286个、演示台17张,水电设施规范,安全通风设施符合标准要求,此项标准分10分,自评分10分;14所普通初中,除睦伦、谷拉外,均按标准配齐成套实验桌凳,共有实验桌凳891套、仪器柜526个、演示台36张,水电设施规范,安全通风设施符合标准要求,此项标准分10分,自评分9.72分;175所小学实验教学点有实验桌凳1975套、仪器柜1714个、演示台173 张和水电、安全、采光等设施符合标准要求,此项标准分10 分,自评分9.8分。
(三)教学仪器配备基本齐全。3所完全中学均按完中一类配备,已达标,此项标准分15 分,自评分15分;14 所初中全部按初中一类配备,已达标,但个别中学是“贫义工程”配备,仪器不全,此项标准分15 分,自评分14 分;175所小学实验教学点按一类配备17所,按二类配备117所,按三类配备41所,此项标准分15 分,综合自评13.9分。
(四)实验员和管理员基本符合要求。3所完中共有实验员14人,都参加县级以上培训,四证齐全,此项标准分15分,自评分14.5 分;14所初中共有实验员45人,均参加县级以上培训,四证齐全,此项标准分15分,自评分14.44分;175所小学实验教学点,有自然实验员175人,均参加县级以上培训,此项标准分15分,自评分14分。
(五)实验室管理较为规范。在全县192 所普及实验教学点中,校长负总责,主抓“普实”硬件投入,教导主任主抓“普实”软件管理,学校组织领导、规范制度、岗位职责、账表卡册、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室内设备设施能按要求科学配备、合理摆放和使用,实验室氛围良好,育人环境规范,实验室物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实验室分类牌、柜头标签、定位标签齐全,仪器药品摆放“科学、安全、方便”。各种档案统一规范,各类标签张贴得当,标语口号、格言警句统一制作张贴。各项指标符合验收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此项标准分20分,县自评为:高完中18.63 分,初中18.82 分,完全小学17.6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