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大大提高了协作银行信用社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县信用联社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由担保中心成立前的x万元猛增到现在的xx余万元,20xx年6月—20xx年12月县信用联社仅从担保中心会员企业中获得贷款利息收入xxx余万元,且没有出现任何损失。
三是促进了社会再就业的增长。据测算,担保中心x家会员企业,在受保期间,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新增利税8000万元,新增就业、再就业岗位9000个,不仅安排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安排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吸引了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就业。
四是由于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问题,企业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担保中心成立以来,恰遇国内棉纺织行业原料和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许多企业急于购进原料,资金短缺,担保中心及时发挥“加油站”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流资,帮助大部分企业顺利度过了难关,使我县棉纺织工业实现了质量、效益同步提高。20xx年全县限额以上棉纺织工业实现产值、增加值和利润分别占全县限额以上工业的x%、x%和x%。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险补偿资金不到位,严重制约担保中心的发展。由于担保中心担保过程中收取的担保费用太低(低于国家规定20多倍),根本无法足额提取风险补偿资金,使代偿损失无法补偿,严重制约了担保规模的继续放大和担保业务的持续发展。
2、企业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县企业普遍感到生产经营困难,尤其是棉纺织行业形势低迷、销售不畅,出现了停产半停产现象,产成品积压、应收帐款增加,企业平均流资周转速度比以前减缓至少一个月以上,企业流资紧张的问题更加突出,而合作银行县联社贷款规模有限,致使企业资金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3、企业利率负担较重。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半年期月利率为4.2‰,一年期月利率为4.65‰。县信用联社对会员企业原来执行的是半年期月息10.5‰,一年期11.4‰。最近县联社先后两次作了较大下调,但半年期贷款月利率仍为7.98‰,一年期贷款月利率仍为8.31‰,与国家基准利率相比分别上浮了90%和 79%。这个利率与民间融资相比还是较低的,但由于当前企业经营难度太大,感到仍偏高。
六、下步工作打算
1、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以全县民营企业为依托,以现有会员企业为基础,广泛培育优质会员,建立优质企业信息资料库。通过提高入会门槛、严格入会标准等措施,建立优胜劣汰、能进能出机制,使会员企业数量稳定在90家左右。
2、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对入会以来规模没有发展的企业维持或逐步降低担保授信额度,对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年入库税金100万元以上、纱锭10000锭以上的企业适度增加担保授信额度。
3、健全基金注入机制,逐步增加资本金投入。一是动员会员企业增加入会基金,筹集400-500万元;二是向上争取国家对运行较好担保机构的无偿补助资金;三是建立对担保中心的再投入机制,建议县政府从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门资金,增加对担保中心的资本金投入。
4、加强风险控制手段,强化经营理念。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业务操作;采取科学有效的反担保措施,完善各项法律手续;加强事后监管,实施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等,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完善操作程序,积极稳健地为会员企业服务,扶植会员企业发展。
七、建议
1、对县级担保中心实行风险补偿制度。由于商业银行已淡出县级市场,唯有农村信用联社能服务县级中小企业,而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利率又比较高。因此,为减轻企业负担,县级担保中心只能是象征性的收取担保费用,低于国家规定几十倍,根本无力提取风险准备金。因此建议市政府出台政策,由县级政府对本级担保中心实行风险补偿制度,并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
2、建立对县级担保中心的再投入机制。由于县级合作银行的特殊性,决定了县级担保中心的特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可能通过吸纳股东投入来增加基金。因此,建议市政府出台政策,督促县级政府建立对担保中心的再投入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增加对担保中心的资本金投入。
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市政府应尽快出台《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规范指导全市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运行规范、业绩突出的担保机构给予充分肯定,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适当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