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心得体会浅谈对经济犯罪主观故意的认识» 正文

浅谈对经济犯罪主观故意的认识

[10-15 15:43:03]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心得体会   阅读:8255

导读:2.明知明知就是明明知道,作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行为的结果、行为发展的过程,这种认识就是“明知”。在正常的经济活动过程中,行为人出于合法的经济利益而从事相应的交易活动。同样在经济犯罪www.xxk123.com(www.xxk123.com)中,行为人出于非法的经济利益从事法律所禁止的活动。在查证犯罪嫌疑人“明知”的主观故意时,调查犯罪嫌疑人对行为性质、行为结果和对行为发展过程的认识程度,判断行为人对实施犯罪行为是否明知。经侦部门管辖的83种经济犯罪中,除去诈骗类经济犯罪“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故意和过失犯罪的过失,余下经济犯罪的主观故意都应属于“明知”。例如,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中,行为人实施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主观故意就是明知。明知是指行为人事前所预见的犯罪行为与实际实施的犯罪行为均应属于符合同一犯罪构成客观要件本文来源:www.xxk123.com的行为。对“符合法定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应作实质理解,这里的“行为”应该是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中的行为”,即是行为人意识状态中的行为或者

浅谈对经济犯罪主观故意的认识,标签:心得体会范文,学习心得体会,http://www.xxk123.com
  
  2.明知
  明知就是明明知道,作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行为的结果、行为发展的过程,这种认识就是“明知”。在正常的经济活动过程中,行为人出于合法的经济利益而从事相应的交易活动。同样在经济犯罪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中,行为人出于非法的经济利益从事法律所禁止的活动。在查证犯罪嫌疑人“明知”的主观故意时,调查犯罪嫌疑人对行为性质、行为结果和对行为发展过程的认识程度,判断行为人对实施犯罪行为是否明知。
  
  经侦部门管辖的83种经济犯罪中,除去诈骗类经济犯罪“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故意和过失犯罪的过失,余下经济犯罪的主观故意都应属
于“明知”。例如,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中,行为人实施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主观故意就是明知。
  
  明知是指行为人事前所预见的犯罪行为与实际实施的犯罪行为均应属于符合同一犯罪构成客观要件本文来源:www.xxk123.com的行为。对“符合法定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应作实质理解,这里的“行为”应该是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中的行为”,即是行为人意识状态中的行为或者说是“认识中的行为”。
  
  在认定明知的主观故意时,应该注意三点:
  
  1.明知的对象是行为人意图实施的行为,即希望或者放任出现预期结果的行为,但不一定是行为人实际实施的行为。
  
  2.我国刑法的通说认为,罪过是行为人对其实施的“行为及其结果”的态度,那么明知的内容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明知,和行为伴随产生的危害社会结果的明知。
  
  3.这种对行为和结果的认识应当是正确的,是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
  
  四、主观故意在经济犯罪认定中的重要性
  
  主观故意作为经济犯罪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是经济犯罪罪与非罪的界限。从数量上看,在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管辖的83种经济犯罪中,只有少数几个犯罪的主观方面可以由过失构成,余下经济犯罪都只能由故意构成;从犯罪构成上分析,主观故意又是许多经济犯罪认定的重点和中心,如果不能查证行为人具有实施经济犯罪的主观故意,那么就不能认定行为人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
  
  在检察院不予批准逮捕的经济犯罪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主观故意证明不到位造成的。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的认定是否准确关系到逮捕、起诉等司法环节能否顺利进行。因此,主观故意在经济犯罪认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准确的认定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主观心理、罪过形式、目的、动机等因素,那么就能够准确认定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经济犯罪主观故意的认识,只有认识准确、清楚后,在能在办案过程中准确认定。
  浅谈对经济犯罪主观故意的认识

上一页  [1] [2] 


Tag: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学习心得体会总结报告 - 心得体会
《浅谈对经济犯罪主观故意的认识》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