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商分局在省、市工商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住国务院和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的有利时机,结合当地实际,不断探索和总结出一条“抓住三个关键,突出四个重点,实现一个目标”的打击传销工作总体思路,扎实开展了打传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当地
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具体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抓住三个关键,开创打传工作新格局。
(一)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是打传的关键。面对传销活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工商分局经过充分调研,深刻认识到,当前传销活动的性质、特点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工商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更关键的是要争取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有效遏制传销活动泛滥蔓延的势头。工商分局在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总局、省局相关的文件精神的同时,还积极报送打传工作情况,及时反映工商部门所做的努力,引起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专题研究打传工作情况,并成立了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的打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界定了领导小组11个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办事处的职责,区财政每年给工商分局拔付专项经费10万元。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各方积极参与的打击传销工作领导机制,从而将打击传销纳入政府工作的“大盘子”,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极大地加大了对传销的打击力度。
(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打击传销的关键。传销是一颗社会“毒瘤”,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经济邪教”,已成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的一大隐患。能否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这一点,是抓好打击传销工作的前提。为此,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大量严酷的事实,对执法人员反复进行思想教育,逢会必讲,将打击传销提高到讲政治、保稳定、促和谐、保民生的高度,作为执法为民、关注民生的实际行动,困难再多,成本再高,也要将打击传销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避免出现“传销洼地”。同时,针对不少同志产生的厌战、畏难情绪,我们根据执法工作实践,对传销活动屡打不绝、屡禁不止的原因进行分析,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坚持不懈,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推行了层层签订打击传销工作责任书制度,分局与工商所、各工商所与乡镇(社区)、乡镇与村委会层层签订打击传销工作责任书。同时,各工商所推行打击传销网格化监管模式,按照分片包干的原则,确定专人对社区实行有效的区域网格责任管理,明确目标职责,实施责任追究,进一步夯实了打击传销工作基础。
(三)得到公安机关的有效配合是打击传销的关键。近年来,传销活动由传商品转变为传人头,而工商部门在这方面的执法手段比较单一,只有得到公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有效打击传销活动的滋生和蔓延。在处置“2.21”传销分子暴力抗法事件中,区政法委书记亲临现场,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出动警力280余人,依法行政拘留13人,刑事拘留36人,避免了事态的扩大,有力地打击了传销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突出四个重点,建立打传长效机制。
(一)打传必须保持高压态势。工商分局在强化对传销人员宣传教育的同时,着重加大打击力度,始终对传销活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坚决取缔,三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756人次、执法车辆230台次,查处传销案件17起,捣毁传销窝点23处,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拘留28人,刑事拘留46人,清理遣散传销1330人员多人次,上述大案、要案的成功查办,特别是对传销组织者的刑事处罚,有力地震摄了传销分子,一大批传销分子慑于法律威力自动解散,返回原籍,有效地遏制了传销的反弹。受到市区两级政府的称赞。
(二)防御传销必须营造良好氛围。只有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普遍提高了对打传的认识,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形成全民抵制、全民防控、全民打击的氛围,才能解决传销屡打不绝、屡禁不止问题。在日报开辟“禁止传销、规范直销”专栏;与大同大学师院、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和主要社区开展“抵制传销、共建和谐”万人签名活动;与乡镇、办事处、农村、学校签订责任书600多份;利用媒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专题报道160多篇(次),悬挂宣传条幅440条次,开展现场法律法规咨询54次,发放“释解传销”“禁止传销法律知识问答”、“致广大市民公开信”和“致高校大学生公开信”、“揭秘传销”光碟等宣传材料5万份。开展“维权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4次,受教育学生达3000多人次,解救被困大学生5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Tag:工作体会,班主任工作体会,银行工作体会,总结报告 - 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