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云同时上路的还不止罗平安一个人,那个无里头且大胆的设计——曹婴,与此同时开始了她的启蒙。耳边回响的是曹操的教导:下面的人都是你的棋子……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眼中看到的是一骑马、一条枪于万军中杀出一条血路直奔座前,将万尊之躯的祖父惊得狼狈不堪,被其卷宝剑而去。那放肆的狂笑,那毫不示弱的赌咒,那宛若天人一般的身姿怎能不深烙进懵懂女孩的内心。于那一刻,于那狂笑中,赵云不经意间改变了一个女孩的人生。
光阴荏苒,岁月如刀。一晃,赵云已是五虎大将之列,全军誓师北伐;又一晃,五虎大将四者凋零,赵云孑然一身,任风雨飘摇。庙堂中,昔日的大将军只留下各自的盔甲,冷冰冰的金属诉说着昔日的峥嵘,用一种只有赵云方听得懂的语言。罗平安说:那里有个灵位是给你留的。赵云不甘心,他已经在版图上走了一圈,可是还没有家。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得到一些,总会不经意的失去另一些。赵云做常胜将军太久了,他问罗平安哥俩参军多久了,罗平安告诉他,从他当五虎大将算起是二十年,如果从二人离开常山算起是三十二年。三十年蹉跎,天下并没有太平,究竟为何再上战场他自己也说不清了,他只知道在战场的某个地方有些回忆被遗落了,对于他而言这是人生最后的一战(站),对于罗平安也是如此。
当他兵败退守凤鸣山,拆开锦囊的那一刻他才明白,从开始到最后,他的人生只是一枚任人摆布的棋子,就连主公、曹操、诸葛统统都是任老天摆布的棋子。三十年前他在佛前誓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三十年后,当他又回到佛前,就如同一个经历过轮回的灵魂回到了起点,回顾他的戎马一生,他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什么都没有。人只有到了生命之火熄灭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这一生其实什么也抓不住,来的时候就是赤条条的,什么也没有,自然也不会失去。
最后赵云要罗平安帮助他卸甲,就是要卸去人生的羁绊和束缚,他要去找寻遗落在战场上的回忆,那回忆是什么,是他曾经活过、来过的证明。
两个同时回到起点的灵魂,一个是赵云,他有可去寻找的痕迹,而罗平安则没有,与赵云相比,罗平安是一个原地踏步的人,当超云冲出去的那一刻,罗平安甚至没有活过的自信,因为他从没有离开起点。
罗平安就如导演的话筒,一路讲述着李仁港心中的三国和赵云。从历史的角度看,赵云是刘备的爪牙,政治的工具;从民间传说的角度看,赵云是一个英雄,是一个传奇;李仁港试着从一个凡人的角度,从一个生活在英雄身边的凡人眼中去了解赵云。随着赵云一路走来,李仁港心中是失落、羡慕、嫉妒乃至怨恨,因为他心中的这个赵云太完美了,完美的令凡人的李仁港自惭形秽,甚至处心积虑要看到赵云的失败。这一切,都是通过罗平安来执行的,并在最后为赵云亲手搭建完美谢幕的舞台。
胃口要大,梦想也要大。罗平安是一个凡人,但却有不凡的梦想,这是年少懵懂一路被命运左右的赵云所不能及的。赵云有能力,却从未追逐过属于自己的梦想,甚至他都不知道梦想为何物。当他穷途末路,常胜将军立于必败的窘迫中,赵云追问罗平安,难道我们真的只是上天的棋子么,如果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那还何必执著?罗平安多年来等待的就是这一时刻。影片暗示正是罗平安出卖了赵云的行军,然而他这么做并不是要害死赵云,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渴望赵云像从前一样依靠他这个大哥他渴望证明自己是赵云需要的人,需要他来拯救,他想看到常胜将军赵云的失败,却不想眼看着赵云死去。
罗平安救了赵云的命,终于在兄弟面前说出埋藏几十年的真心话,他要打败赵云,仅仅是因为他忠于自己的梦想。而赵云则对他说,一直以来他真心希望被人称做常胜将军的不是自己,而是罗平安。赵云没有自己的梦想,他前后两次说起成家,家在赵云而言,就是人生的归宿,是真谛,赵云一直以为自己掌握着命运,在最后却醒悟,自己其实是被命运推着,替他人实现梦想。这里的他人是罗平安,也是所有熟读三国的观众。这是李仁港为历史中的赵云鸣不平,世俗的理想和梦,束缚赵云千百年,在李仁港的故事中,赵云终于解下包袱,他对罗平安,也就是所有凡俗之人说,我从来就不是什么常胜将军。
赵云对罗平安最后的嘱咐是让他转告诸葛亮,子龙找到了遗落在战场上的回忆。那既是他的归宿。将军百战,马革裹尸。这一刻我终于明白当年关羽对赵云说的完成任务再相见是什么意思,他们口中的任务,即走完人生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