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暖对比很是相宜,蒋介石当选中华民国总统,殿堂富丽堂皇,座下规整肃穆,记着争相拍照,镜头转换山沟里毛丶泽东与中央其他四位书记围坐在一个木桌旁诙谐幽默的研究文告!虽无庄重与肃穆但是团结,温情充斥其中,镜头再转李宗仁与蒋介石权利之争,私下较量已经发展到言辞相逼,与山沟里的团结又形成对比。延安在国军手中得而复失与民丶主党派纷纷响应共党文告又形成对比,巧妙且深刻揭示了,国丶民党的派系之争,领导层的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与民丶主党派的决裂导致的政治孤立,共党的人心所向,无形的揭示了国共两党的命运,正应了在开国大典时蒋介石独立寒窗前愤愤道"国丶民党败在自己手里咯。"
说了前三点建国大业的闪光之处,个人认为此片也有瑕疵。
四:血案与五颗星。
影片整体上光辉照人,但细节上还是有值得推敲以及与史实有悖的瑕疵。
首先,较场口血案一幕,在人们集丶会较场口正在进行表演,准备演讲时候国丶民党大批身着标准中山装手持统一长棍的特务鱼贯而入进行殴打,破坏集丶会。历史上这次血案是由国丶民党中统特务收买流氓,痞子这类社会闲散人员进行的破坏活动。如何能统一着中山装和皮鞋拿着统一的警棍训练有素的进入会场?难道要授人以柄吗?
其次,闻一多的死亡过程与历史不符,历史上闻一多先生在演讲结束后与其子于家门口被特务用无声shou枪射杀,其子也身受重伤。影片中以国丶民党士兵手持冲锋枪在车灯大开的时候公然射杀与史实不符,且如果算作艺术处理,个人认为全无必要,公然用冲锋枪射杀固然显示了反动派的有恃无恐,但对于这样有影响力的民丶主人士蒋介石后来也说过"做的不干净国际舆论对我们很不利",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用冲锋枪公然射杀呢?,如果按史实以无声shou枪在暗处射杀,更表现了反动派内心的空虚,适应了闻一多先生先前的演讲,表现蒋介石特务统治的卑劣!似乎更为妥当。
其三:蒋介石肩章上赫然标着五颗星,按国丶民党军衔制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挂的是三颗星与阎锡山李宗仁一样,抗日胜利之后给自己加了一颗星,虽然是特级上将但是仍挂的是四颗星与阎锡山一样,蒋介石的五颗星据台湾著名学者李敖讲述是其败退台湾之后才为自己又加了一颗星遂肩章上始挂五颗星,影片中在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就挂五颗星这个细节有欠推敲不过也无伤大雅。
五.李宗仁将军的丑化
李宗仁将军是国丶民党桂系势力中的领袖人物,在抗日战争中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并取得了台儿庄大捷一次性消灭日军一万多人为抗日史上的光辉篇章,而在建国大业中李宗仁参选副总统之时与蒋介石的对话,扭捏的身姿,以及与白崇禧在靶场商量逼宫的姿态似乎把李宗仁塑造成了一个只为争权夺利,投机钻营的政治上的小人,而没有作为一个政治家,国民政丶府的领袖手握几十万重兵的桂系统帅来塑造。实在可悲
李宗仁将军在就任代总统后处处掣肘,与蒋介石几次较量而败绩,正如李济深所说"论权术李宗仁白崇禧加起来也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其就任代总统是美国主导暗示,中丶共和谈又以蒋介石下野为条件,多方因素造成并非李宗仁趁乱逼供,为谋一己之私。
总体说建国大业确实是一部不错的影片,作为国庆献礼名副其实。重温历史,坐看云起云落,感同身受,品评人是人非,何日群龙重聚首,秉殇而歌,再煮一杯青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