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长个,生长激素和性激素起作用
“青春发育期是孩子快速长个的第二个高峰期。”金心表示,“此阶段的特点是,女孩开始快速长个的时间要早些,一般会在9~11岁之间开始,到第一次来例假后生长速度会逐渐降低,到18岁基本上会停止。平均每年会长高8~10厘米,整个时期可以增长15~25厘米;男孩开始快速长个的时间相对较晚一些,一般会在11~13岁这段时间段内开始,而且相对女孩子来说,男孩的长个速度要快一些,时间持续也要更久一些。因此最终身高也一般会比女孩要高一些。具体来讲,在这段时间内,男孩从进入青春期会一直长高到20岁,每年会长高8~10厘米,整个时间段会长高20~30厘米。”这个阶段的身高增长,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罗小平认为,这个时间段的身高的增长主要由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同时起作用。
两岁到青春期这段时间内,孩子们的身高也会持续缓慢稳定地增长,正常情况下每年长5~7厘米,这个时段内主宰身高的主要是人体分泌的生长激素。青春期结束后,孩子的身高基本不长。因此“二十三还要蹿一蹿,二十五还要鼓一鼓”只是个例。要想使孩子有个高个头,抓住这两个时段是很重要的。
如何判断孩子是先天矮还是晚发育
如今很多人在得知人的身高很大程度上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这个事实后,便利用父母的身高、预测身高的公式来预测孩子的身高。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男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女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结果却发现,实际身高与预测出来的身高往往会有出入。而现实生活中也常见子女的身高“背叛”父母的身高的例子。比如有些家庭,妈妈和爸爸都挺高的,但孩子的身高却不尽如人意,又或者有些父母并不高,而儿女却很“出类拔萃”。这是为什么呢?金心和单延春的解释是这样的:因为孩子的身高不仅仅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个公式只能预测出将来孩子的身高的大体的区间范围,也就是说只是个趋势,并不会与实际身高100%地切合。”
现实中,还有一个现象令家长们头疼、困惑,就是该如何判断孩子的身材矮小是因为晚长造成的还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单延春的建议是如果觉得孩子与同龄人相比长得矮的话,可以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比如骨龄,如果骨龄小于生活年龄,就是晚熟也就是晚长,可以先不管;如果骨龄大于生活年龄,则是发育迟缓,然后再到生长发育门诊做综合评定,看其生长激素是否缺乏。如果存在缺乏,自身的经济条件允许,孩子的身体状况也允许,可以采用打生长激素的方法来增高。
孩子身高增长规律
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
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20~25厘米;
1~3岁:平均每年增长8~10厘米,至1岁时身高约为75厘米,2岁时约为85厘米,3岁时约为95厘米;
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增长5~7厘米;
青春期:男孩子可长20~30厘米,女孩子长15~25厘米;
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至停止。
由www.xxk123.com编辑
Tag:育儿知识,幼儿园育儿知识,秋季育儿知识,生活常识 - 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