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1.广播体操简单易做,不受场地条件限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健康状况的人都可以做;可以单独做,也可以集体做,是适合广大群众参加的一种体育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学校、乡村统一安排时间,集体锻炼。可以先从条件好的单位学校作试点,然后逐步全县推广。
2.团队锻炼,有益身心。利用县乡级广播,电视的优势,大力提倡和配合部门培训和播放广播体操的光碟和音乐,县乡级主管部门,主管领导重点关注执行及普及情况,并在适当时候定期安排集体比赛等,提高大家的参与热情。
3.目前实行的第八套广播体操,分为八节徒手操,包括上肢运动、颈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下肢运动、全身运动、跑跳运动和恢复运动,每节运动都是通过身体各种屈伸活动,使各部位前节和肌肉(包括头、颈、躯及四肢)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它能拉长和放松全身大关节的韧带,增强其柔韧性。同时,能使精神得到放松,减轻工作压力。故建议使用第八套广播体操。
4.每天两遍,锻炼有效。如果每天上下午能坚持各做一套广播体操,你的颈、腰酸痛和头晕眼花等症状都会有所改善。坚持在每周上班的5天里,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做一套广播体操,大约只用30分钟,就能消耗200~300千卡热量。这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
5.对于学习、工作任务繁重无暇坚持健身运动的人来说,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做做广播体操,在今天,仍然不失为一种良好的习惯。没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行安排广播体操的锻炼,主管部门最好能免费培训,以确保人人参与。
6.如果推广到乡村,能让来wmk旅游的客人在景点或农家乐定时参加广播操,一定会成为一个新亮点,对美丽乡村也会有更深的好印象。
关于改善县城文体设施的建议
案 由:
“我运动但我不快乐,我文化但我很艰辛,为什么我们家门口没有足够的文化、体育设施呢?”这成了很多wmk人的疑问。让我们先来看看县城文体设施的现状吧。
一、软件硬件跟不上,“文化大餐”难享受
每当大片上映的时候,总是有不少年轻人结伴去杭州电影院一饱眼福;每当动漫节、创意展举办的时候,wmk人总少不了一番周折,“千里迢迢”地去取经;而这要花去这批“文化大军”很多一笔的费用,wmk没有高档次的电影院是众人皆知的。wmk图书馆内不到40平方米的借阅室里,只摆放着10个书架,其中农业、自然科学、古文语言等书架几乎是空着的,而且只有不到一个书架是新近出版的图书。
据了解, 我县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馆主要有图书馆、博物馆和纪念馆,免费开放的主要场地有昌硕公园、生态广场、驿站广场等。但我们发现,在图书馆看书的读者寥寥,而清新雅致的博物馆和纪念馆也是景象“惨淡”,反而各广场、公园和场馆举办的文化演出和专家论坛都是人头攒动。
二、场地设施有限,运动健身难施展。
在wmk论坛有一个主题为“wmk体育氛围不好”的帖子,说“因为没有场地,很多以前喜欢运动的人现在都退化了”。据悉,目前,县内免费开放的体育健身场馆主要有县体育场、部分小区里面积很小的篮球场、乒乓球室, 而那里总是看的人比玩的人多出好几倍。于是县内健身场馆和公园内的休闲场所被当成了运动场地。县城里反而没有一些乡镇和企业的运动设施齐全。据调查发现,每天县体育场大概会接纳几百人,人头攒动的体育场只可以做简单的运动,实在不适合 “三大球”等运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培养自己和孩子的文体素养,然而,由于受硬件软件的限制,喜欢文体活动的市民却不知道哪里有可以享受文体大餐的场所。
建 议:
一、对现有的公共文化场馆、场地,要进行长效维护并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可以清楚在哪里可以享受文化大餐。
二、要对县电影院进行整改, 提升档次。要加大投入,把县体育场建成一个集体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场馆,使之成为wmk市民健身的中心,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健身的快乐。
三、体育局、教育局要密切配合,要在不影响学生学习和周围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局部时间、局部地区的向市民开放学校的运动场馆。
四、县图书馆一定要时常买进一些新书,好书。特别是市场上的热门畅销书。图书馆还可以创建一个电子阅览室,方便市民的阅读和下载。
五、各单位都要重视职工的文化体育生活,政府也要加大对文体设施的投入,城建部门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文体活动的区域,真正为县城居民营造一片广阔的文体绿洲。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