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情况
建国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干群艰苦努力,我市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和改善。特别是98年以来,我市把农村人口饮水困难作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打井、修水池、建水窖、引水、建站等工程措施,积极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自98年到20xx年底,全市共解决了20多万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截止目前,全市农村仍有4万多人饮水困难,这些人主要分布在水利工程缺乏的旱山村和高台地上。本次计划解决5000人,其中:庆华镇大茅坪村1300人,高兴镇高峰岩村1400人,明月镇红光村400人,红岩乡(原瓦店乡)高顶村980人,观音溪镇紫铜观村980人。这些地区不仅饮用水困难,而且经济发展十分滞后。
第五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我市农村饮水困难十分突出,当地群众只能在很远的地方去取水饮用,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只有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才能彻底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困难。
二、我市地处丘陵区,加快农村饮水建设的步伐,不仅可以减少由于饮水带来的疾病,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通过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将带动我市区域经济发展。
四、建设农村饮水工程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民新村建设的必要。
因此,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是党政关心,群众顺心的一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工程设计方案
第一节总体设计
一、工程建设任务
根据四川省发改委、水利厅川发改投资〔20xx〕479号文、四川省发改委、水利厅川发改农经〔20xx〕526号文要求和广安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年解决全市饮水特困人口饮用水困难精神,结合我市农村饮水困难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解决农村5000人饮用水困难,总投资202.05万元,国家补助120万元,地方匹配和群众自筹82.05万元。共计新建供水站2处,供水点9处,建水窖15口。
二、工程措施及规模
本次抗旱应急饮水项目工程共解决庆华、观音溪、高兴、明月、红岩(原瓦店乡)等5个乡镇6个村5000人的饮用水困难。其中:其中:庆华镇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处,解决该镇大茅坪村1300人饮水困难,总投资53.11万元;高兴镇新建集中供水点4处,解决该镇高峰岩村1400人饮水困难,总投资46.14万元;明月镇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处,解决该镇红光村400人饮水困难,总投资22.78万元;红岩乡(原瓦店乡)新建集中供水点2处、新建水窖15口,解决该镇高顶、瓦店村980人饮水困难,总投资43.29万元;观音溪镇新建集中供水点2处,解决该镇紫铜观村980人饮水困难,总投资36.73万元。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地理位置较高,水利设施简陋,水资源贫乏,干旱频繁,经济相对落后。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本项目共新建11处集中供水工程,其中新建2处集中供水站、供水点9处,建水窖15口。
本次新建的供水工程日供水规模为250m3,共解决农村5000人饮水困难。各种工程措施具体已落实到乡镇、村。
第二节典型工程设计
一、设计依据
本次实施方案编制依据是:
(一)四川省发改委、水利厅川发改投资〔20xx〕479号文、四川省发改委、水利厅川发改农经〔20xx〕526号文要求
(二)广安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年解决全市饮水特困人口饮用水困难的精神。
(三)广安市20xx年遭受100年一遇特大干旱暴露出的农村和场镇饮水困难情况。
(四)华蓥山漏水区暴露出的农村和场镇饮水困难情况。
(五)《四川省广安市“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报告》、《广安近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六)国家和省制定的《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所确定的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标准和解决标准(居民点到取水点,水平距离大于1公里或垂直高差超过100米,正常年份连续缺水100天,初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
(七)《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
二、设计原则
(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突出重点,安全高效地解决最困难人口。
(二)结合广安市解决农村人畜饮水中长期规划及全市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现状,以近期规划为主,留有余地,着眼可持续发展,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有效保护供水水源,水量充足,供水保障率较高。水质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卫生、安全的规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