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现金管理的内部控制。1、原则:(1)严格职责分工。不相容职责分由不同人员担任,形成严密的现金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内部牵制制度,以减少和降低现金管理上舞弊的可能性。(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2)实行交易分开。如果可能的话,现金支出业务和现金收入业务分开进行处理,防止将现金收入直接用于现金支出的坐支行为。(3)实施内部稽核。设置内部稽核人员,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加强对现金管理的监督,及时发现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时改进对现金的管理控制。(4)实施定期轮岗制度。对涉及现金管理和控制的业务人员实行定期轮换
岗位,通过轮换岗位,减少现金管理和控制中产生舞弊的可能性,并及时发现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现金的内部控制目的并不是在于发现差错,而是要减少发生差错、舞弊、欺诈的机会。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允许由单独一人自始至终地操纵和处理一笔业务的全过程,不允许经管现金的人员兼管现金账册。2、现金收入的内部控制要求:(1)开票与收款应由不同的经办人员负责办理,做到职责分开。(2)控制发票的数量和编号。领用发票时,必须由领用人对领用数量和起迄号码签字确认。发票存根由发票保管人签字回收、清点、登记、封存和保管。销毁时必须按规定手续上报审批。对尚未使用的空白发票要定期检查,防止短缺遗失。(3)建立“发票销号”制度,监督收入的及时入账。即发票存根与发票入账联核对注销(作废的发票应全联粘贴在存根上),确保已开出的发票无一遗漏都收到了款项和入了账。(4)一切现金收入都应无一例外地开给收款收据。(5)邮政汇款,在收到时应由两人会同拆封,并登记来源、金额、收据情况等。(6)一切现金收入必须当天入账,尽可能当天存入银行(信用社),不能当天存入的,应该于次日上午送存银行(信用社)。3、现金支出的内部控制要求:(1)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范围使用现金。(2)采购、出纳、记账工作必须由不同的经办人员负责,不能职责不清,一人兼管。(3)支票的签发和付款必须有两人分别盖章,互相监督。(4)建立健全现金开支审批制度,严格现金开支审批手续。任何一项需要开支的原始凭证,必须由经办人、验收证明人签字,财务会计人员审核,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审批,出纳人员才能据以付款。对手续不完备的开支发票,不得付款;对不合理的开支,财务人员等有权向民主理财小组或上级主管部门反映。(5)已经付款的发票等凭证,应盖上“银行付讫”或“现金付讫”印章,编好号码,及时登账,妥善保管,以防丢失、遭盗、窜改,甚至重复报销等情况发生。(6)存出保证金、押金、备用金等应定期清理和核对。4、库存现金的内部控制要求:(1)正确核定库存现金限额,严格按规定限额控制库存现金。不违规坐支现金,超过限额部分按规定办理。(2)出纳人员必须做到日清、日结,确保账款相符。如发现账实不符,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并予以处理。(3)内部审计或稽核人员必须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核查,有必要时可以临时抽查。(八)现金的明细分类核算。设置“现金日记账”, “现金日记账”由村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付款发票、单据,和提现时填制的支票存根等,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计算出当日现金收入合计数、支出合计数并结出余额,与现金实存数核对,确保账实相符;每月终了,“现金日记账”余额要与“现金”总账余额核对,确保账账相符。如有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按规定处理。(九)现金清查的核算。现金清查指对库存现金的盘点与核对,包括出纳人员每日终了进行的现金账实核对,和清查小组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现金盘点、核对,达到账实相符的目的。现金清查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清查小组清查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清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有挪用现金、白条抵库、超限额留存现金的现象,以及账实是否相符等。对于现金清查的结果,应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附后),注明现金溢缺的金额,由出纳人员和盘点人员签字(章)。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年 月 日 实存金额账存金额盘盈盘亏备注盘点员签字(章): 出纳员签字(章):如果发生现金溢余,先借记“现金”账户,贷记“内部往来——现金长款”或“应付款——现金长款”账户;待查明原因经批准后,借记“内部往来——现金长款”或“应付款——现金长款”账户,贷记“其他收入”账户。
Tag:规章制度,公司规章制度,办公室规章制度,常用范文 - 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