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3
图4
加入鼠标竞赛
鼠标报告速率是指鼠标器向系统报告当前所处位置的频率(计量单位为次/秒),通常使用物理单位赫兹来表示(Hz);鼠标报告速率越快,用户所感受到的延迟时间就越短。如果您的上一只鼠标已被连接至PS2端口(并已将鼠标刷新速率从缺省状态下的40-60Hz提高到相当水平),那么,便会发现由RF提供驱动的无线鼠标在使用感觉和处理速度上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善。但是,如果您将报告速率高达100-125Hz的USB接口鼠标替换为报告速率仅有50Hz的USB RF无线鼠标,便会注意到鼠标跟踪反应速度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而如果您还是一位狂热的游戏玩家,那么,这种感觉将会更加强烈。 Microsoft Wireless IntelliMouse Explorer 具备更加敏捷的响应速度,其刷新频率平均可达80Hz。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无线鼠标堪称广大最终用户理想的更新换代选择。
同那些将橡胶滚球作为传感装置的老式无线鼠标相比,我更加倾向于使用由Microsoft和罗技两家公司开发的顶级无线光电鼠标,其原因主要在于,光电鼠标可在绝大多数平面上提供更加精确的指点操控体验。在使用光电鼠标的情况下,我将无须经常擦试清除附着在老式鼠标橡胶滚球上的污垢,而桌面上又少了一个常备物件,那就是鼠标垫。
Microsoft Wireless IntelliMouse Explorer所具备的人体工程学设计非常适合于像我这种手掌较小的用户,而具备无线光学自由桌面特性的罗技无线光电鼠标则在使用手感方面仅次于Microsoft公司同类产品。这里的一个坏消息是,Microsoft Wireless IntelliMouse Explorer尚未与一款无线键盘配套销售给广大用户,而Microsoft收发器则仅能为无线鼠标提供驱动。我心目中的理想状况是将Microsoft Wireless IntelliMouse Explorer同USB无线键盘配套使用。在反应速度和指点精确度方面,罗技光电鼠标似乎更胜一筹,而Microsoft Wireless IntelliMouse Explorer则仅次之。
由IBM公司提供的基于橡胶滚球传感方式且具备非光电罗技桌面功能的鼠标装置在反应灵敏度方面稍逊一筹,同时,表现出与其它光电产品相比更加明显的延迟效果。图5中从左至右依次展示了罗技无线自由鼠标、IBM无线鼠标、罗技无线光电自由鼠标和Microsoft Wireless IntelliMouse Explorer四种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请注意,两款光电鼠标均具备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理念的外形;而基于橡胶滚球的产品则更加贴近传统鼠标设计风格。
图5
不具备混用和匹配特性
美中不足的是,虽然许多制造商都在同时包含键盘和鼠标的无线桌面套件中使用了双通道RF体系结构,但厂商专用技术却集成了专利体系结构,从而,为将Microsoft鼠标与罗技键盘配套使用制造了技术阻碍。我还可选择同时插接两个USB RF收发器,因为它们可基于同一系统实现并存,但这种方案的效果与光电配置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了解多种无线设备
如果您阅读了我先前撰写的几篇专栏文章,就应知道我已在一段时间之前利用802.11b(Wi-Fi)技术实现了自家计算机设备的网络互联。我不久前已将802.11a(Wi-Fi5)特性添加至网络系统,并准备于近期内编写有关该技术的Expert Zone专栏文章。
此外,我还拥有三部工作波段为900 MHz的无线电话机(每层楼一部)。我之所以选用900 MHz这个波段,是为了尽量避免与家中的802.11b网络发生频率冲突。虽然所有这些技术手段均利用RF(无线电频率)进行通讯,但却需要使用互不相同的工作频率;而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将不会出现彼此冲突的状况。目前,大多数无线RF鼠标和键盘均以27 MHz为主要工作频段,该频段可供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并且不会与其它通用无线设备发生冲突(例如,工作主频为900 MHz或2.4 GHz的电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