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优化网络资源规划方法之网络规划和设计方法
第二层:最优小区位置和小区数量及小区大小的确定
在这一层,考虑了整个区域的非一致话务分布。有关地形结构和环境的数据,话务密度,俯角均存储在每个网格中。一旦已知小区数量的上界,下一步就是要确定那一个网格属于那一个小区。进而就确定了小区的数量,不同的小区位置和小区大小。一般地,小区由相邻的具有相同分类的几个网格组成。在本论文中,建立了一个组合优化模型来确定那个网格属于那个小区和基站参数的最优值。我们考虑关于覆盖标准的“硬”约束和非一致话务需求的“软”约束,“软”约束可被放松且可通过补偿项合并入目标函数。模型的目标是使整个系统成本最小化。在轻话务量条件下,小区的数量可进一步减少。
1) 经济优化模型的数学阐述 :为了阐明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以下决策变量:
= 1 ,若网格 i 属于小区 k
= 1 ,若小区 k 被网格占据
若网格 i 不属于小区 k 0 ,若小区 k 内没有网格 ( 节约一个小区 )
进一步,我们定义如下:
1 , 网格 i 内的市区结构
= 2 , 网格 i 内的郊区结构
3 , 网格 i 内的农村结构
网格 i 内的话务密度 ( 用户数 / 小时 ) 。
n 总的小区数。
m 总的网格数。
交换机房,硬件和安装的固定成本。
基站内的硬件和安装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