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试卷试题高中试卷高中地理试卷:高考综合题的命题技巧与解题策略» 正文

高中地理试卷:高考综合题的命题技巧与解题策略

[03-15 00:50:22]   来源:http://www.xxk123.com  高中试卷   阅读:8867

导读:通过20xx年考情分析,我们可以初步认识综合题的命题技巧与解题策略:1.命题特点──考什么?怎么考? (1)呈现方式──区域性 重视区域类比,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联系和整合,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实际上就是对知识的重新组合。如天津39题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区位因素分析。 (2)考查内容──综合性 自然与人文、系统与区域有机融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考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如2007山东26题,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考查了气候、河流和环境问题。 (3)考查方式──探究性 注重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各种形式的案例作为呈现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题目体现探究精神,但必然是学科主干知识的再现和拓展,是地理原理和规律的体现。如全国卷Ⅰ36题第二问(20世纪xx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4)命题趋向──时代性 以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与社会热点为切入点,突出反映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强调学以致用的价值趋向。例如上海地理卷(八)题,通过

高中地理试卷:高考综合题的命题技巧与解题策略,标签:高中试卷网,高中语文试卷,http://www.xxk123.com
通过20xx年考情分析,我们可以初步认识综合题的命题技巧与解题策略: 1.命题特点──考什么?怎么考?   (1)呈现方式──区域性   重视区域类比,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联系和整合,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实际上就是对知识的重新组合。如天津39题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区位因素分析。   (2)考查内容──综合性   自然与人文、系统与区域有机融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考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如2007山东26题,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考查了气候、河流和环境问题。   (3)考查方式──探究性   注重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各种形式的案例作为呈现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题目体现探究精神,但必然是学科主干知识的再现和拓展,是地理原理和规律的体现。如全国卷Ⅰ36题第二问(20世纪xx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4)命题趋向──时代性   以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与社会热点为切入点,突出反映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强调学以致用的价值趋向。例如上海地理卷(八)题,通过“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示意图(部分)”考查地理知识。   2.应对策略──怎样答?   (1)审题:要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生题找联系,熟题找差异)。   (2)信息获取及解读   提取信息要全: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确保信息无遗漏,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表的形象、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   解读信息要准:辨析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识别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判断与推理,挖掘出其背后隐含的间接信息。   运用信息要活: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的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路畅通、敏捷。  width=398 align=right>   下面以北京卷36题说明:   读图9,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原因。   (3)简述导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原因。   (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概括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5)简述途经乌鲁木齐的铁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属于在既定区域微观图背景下的综合考查,区域识别的难度不大,较为关注区域特征的描述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利用题图提供的地理要素进行设题,解读区域图中显性和隐性信息进行解题,成为高考36题的基本思路。在分析问题的思路上着力,在描述问题的质量上着眼,关注学习细节和思维品质。第(1)问:受地形的影响形成山地降水,本题要根据图例分布,对区域年降水的分布特征进行整体描述;第(2)问:说明河流特征和原因。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区域内的河流,很明显是对整个内流区河流特征的描述,而且关注的是河流典型的水系、水文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类型描述),河流短小(长度属于水系特征),流量季节变化大(流量属于水文特征),有结冰期(水文特征)。然后对河流特征的成因进行逐一分析,形成一一对应,回归区域特征。第(3)问:突出人类活动与环境不和谐的一面,荒漠化是西北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其成因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过樵、过垦、过牧,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当,是荒漠化产生的人类原因。第(4)问: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首先在图中找到城市的位置,然后观察其分布特点,不难回答城市是沿河或铁路分布的。概括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实质上是对教材知识的迁移,注意表述的全面性。第(5)问:途经乌鲁木齐的铁路指的是第二亚欧大陆桥,是亚欧大陆最近便的陆上通道,有利于沿线国家的商品交换,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解答问题   答案的表述要正确使用地理术语(特别是关键词),要讲究层次性、逻辑性、要序号化;不要遗漏材料中的有用信息。   在复习备考中应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评价(利与弊)、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区位因素(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规律(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探究类(解答的关键在于把握题目情境与相关地理知识和原理之间的联系,同时体现出现代地理价值观,即正确的环境意识及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观念。)   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回归教材,尽量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组织答案。因为教材中的叙述和文字描述是相对科学和完整的,对某一问题的解答,应语言规范,书写有条理,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
Tag:高中试卷高中试卷网,高中语文试卷试卷试题 - 高中试卷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