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颈联深切地写出失群者的心情,显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诗人以“孤雁”自比,表达了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诗中的“野鸦”象征一些缺乏感情的平庸之辈。
5、 鹧 鸪
唐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 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 苦竹丛深日向西。
【译文】鹧鸪在温暖的烟雾弥漫的荒地上嬉戏,只见他们五彩斑斓的羽毛那么整齐;看它们的行动举止,类别应该与平日活泼的山鸡相象。天空阴沉雨水淋漓的时候,从巴丘湖边的青草地上经过;黄陵庙花瓣飘落,只听鹧鸪的啼叫声音。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到鸣叫,就不由自主抬起手臂,听任泪水沾湿衣袖;美丽的女子刚一听到鸣叫,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宽阔的湘江上鹧鸪叫声此起彼伏,茂密的竹林丛的深处鹧鸪寻找温暖的巢穴,夕阳就要落山,带来悲凉的苦意。
【鉴赏】本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相呼相应”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
6、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鉴赏】这首小诗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诗中借助一连串动词“向”“开”“入”“闻”“觉”“来”,展现出采莲女在田田荷叶和艳艳荷花中若隐若现、忽出忽没的生动画面,传神地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7、 莲叶
唐 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译文】船儿前行,河水溅起,参差的绿荷在荡漾,倚在船边的栏杆旁,风一阵阵吹来,摇动着一柄柄的荷叶,送来缕缕清香。要多多感谢那些浣纱的女子,她们没有采摘荷叶,这样,在雨中,荷叶还可以遮盖戏水的鸳鸯。
8、 赠荷花
唐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译文】 世间的人们对待花和叶态度不一样,把花供入金盆把叶子变成尘土。只有荷花是绿叶红苞相配相映,荷叶的舒卷,荷花的开合,全凭自然。
荷花荷叶长期互相辉映,荷叶减少,荷花衰败,令人愁苦难当。
9、 白莲
唐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译文】她不施脂粉,常受艳丽的红莲欺凌,这样淡雅高洁的花,真该开在瑶池仙境。看她淡漠无情,有谁知道她的无穷幽恨?秋天清晨她摇摇欲坠,正当月晓风清。
10、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