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致辞演讲征文演讲“六五”普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六五”普法之我见» 正文

“六五”普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六五”普法之我见

[10-15 15:18:25]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征文演讲   阅读:8832

导读:“六五”普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六五”普法之我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政法机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又在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难看出,中央两位首长在讲话中都着重强调了只有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充分说明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基础,是内部因素,而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显得更

“六五”普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六五”普法之我见,标签:迎评促建征文演讲,师德演讲比赛征文,http://www.xxk123.com
“六五”普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六五”普法之我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政法机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
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又在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不难看出,中央两位首长在讲话中都着重强调了只有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充分说明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基础,是内部因素,而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在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国度内,做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三农问题”,在当今农村,广大农民朋友的文化水平有限,内涵素质有待提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加之农村是一个矛盾易发生区,“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不及时进行化解就会酿成大祸,涓涓细流可以形成江河,久而久之就给社会增添很多不和谐的因素,给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呢?我认为应该加大普法宣传,加强依法治理工作的力度,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做到人人学法、知法、懂法、遵法,严格依法行政,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时间飞逝,瞬息“五五”普法已接近尾声,“六五”普法即将开始,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开展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我认为应该从“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上下功夫,应该有一部适应社会和谐需要的普法规划。
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必须与时俱进。
全民普法二十多年来,人民法律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国家民主与法治进程取得了巨大进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做到与时俱进。一是树立正确的普法观念。普法工作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伟大事业,其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是不言面喻的,尤其是我们这样长期浸透在封建历史长河中的国家,更是如此。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吃苦耐劳、默默无闻、坚忍不拔的思想,克服一切可能的急功近利和悲观情绪,把功夫下在对广大群众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上。二是树立科学的普法理念。要从侧重普及法律知识,转到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上来;要从侧重履行法律义务方面教育,转到增强公民积极的法律意识上来,尤其是要用现代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要从侧重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转到强化公民自觉自愿参加法治实践活动上来。
二、要强化组织领导。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全民工作,涉及面广。因此建立一个具有指挥全局的权威的领导机制,是实现普法目标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所在。“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形成更加科学的、统一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以便保证普法工作的深入,工作机构的相互协调。
三、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形式必须不断创新(来源:www.xxk123.com http://(www.xxk123.com))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将普法活动有机地融入到公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使普法的单向灌输关系变为双向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必须突破惯性思维,进一步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尤其要更加注重法治文化的熏陶。一是加大法制文艺的创作和演出。充分挖掘城市街道、社区民间文化资源,鼓励支持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各具特色的法制文艺节目,让群众在日常文化活动中实实在在感受法律的存在。
四、要强化刚性保障机制。
我国已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一基本治国方略载入宪法,有些地方也尝试立法。但仅限于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规范,依法治理工作则很少涉及,致使法制建设工作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甚至出现用传统行政手段抓法制建设的现象。因此,国家应尽快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立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其组织、机构、职能、责任、义务等,应确定普法依法治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理工作的权威地位。“六五”普法期间,还要进一步健全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度,考试考核制度,监督制度,评比奖励制度,并用法律法规加以确定,以规范和约束依法治理工作。

[1] [2]  下一页


Tag:征文演讲迎评促建征文演讲,师德演讲比赛征文致辞演讲 - 征文演讲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