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找准问题,强力整改突出“三深入”
一是立足广范围,深入查找问题。1、畅通交流渠道。通过建立基层联系点,党组成员带头走访各级各类代表、党组成员开展青年接待日、党组成员值守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设网上论坛、专题qq群和青年信箱、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向青学联代表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对团市委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向领导机关、市级部分、各界青年送出意见征求表2200份,收回2061份。市青联三届一次全委会和市学联第三次代表大会期间,团市委举办了2场与会议代表“面对面”交流活动,通过与700余名青联委员、学生代表现场深入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2、深入基层调研。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团的组织建设新方式、青年就业创业等团的重大理论创新命题和重点工程项目专题,在3个月时间里深入90多个基层团组织,通过与基层党政领导交流、参加基层团组织的活动、召开青年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51500份,调研座谈团员青年1026人次,广泛了解基层共青团工作现状,收集整理基层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对征求意见和调研成果进行分析汇总,归纳整理出对班子肯定性意见8条、建议性意见56条,对党组成员的肯定性意见34条。以此为依据和参考,团市委率先在第一指导检查组10个活动单位中召开了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进一步查摆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4、认真组织群众评议。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先后多次召开群众评议会,通报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对班子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情况认真进行评议,进一步征求意见和建议,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和活动总结报告。
二是立足严要求,深入剖析问题。经过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认真梳理归纳,找出团市委自身存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5大类问题。1、对科学发展观核心思想认识不够深入,工作内容和方式与时代发展要求不适应。主要体现在转型时期,党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变化,**共青团在工作内容和方式与时代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相适应的地方。2、对影响**共青团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有效触及,参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手段不丰富。主要体现在与先进省区市共青团相比,当前**共青团动员组织青年参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手段不够丰富,措施不够有效。3、对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不够,在服务青年手段方面显得不足。主要体现在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健康成才、维权发展等方面措施不够到位,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也不够大。4、对统筹兼顾的内涵把握不够到位,基层团组织覆盖面萎缩、凝聚力不够强。主要体现在重机关轻基层,重活动轻建设,重示范轻推广,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基层团干队伍不健全,基层团干素质不高等。5、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入,构建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体制机制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对工作的考核机制不健全,调研机制不健全,重点带动机制不健全。
三是立足早行动,深入解决问题。按照学习实践活动最终目的是解决突出问题的要求,团市委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切实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影响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解决。
1、以抓基层为重点,吸引凝聚青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1)实施支持基层工作接力计划。建立“基层共青团工作指导员制度”,选派区县、高校、大型企业团组织的团干部到乡镇、街道团委工作,每次选派40名,每半年进行一次轮换,两年共选派160名团干部到基层驻点。依托**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每年选派2000名大学生到乡镇和村工作,5年达到1万人。(2)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基层力度。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促使团内外资源向基层倾斜、集中。在团中央向全市40个区县团组织下拨2万元支持经费的基础上,团市委从自筹资金中再为每个区县配套1万元支持区县团委工作。(3)加强基层团干部教育培训。推进团干部挂职锻炼,2年内选拔40名基层团干部到团中央、团市委或东部沿海地区团组织挂职。团市委联合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关于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强农村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培训的意见》。(4)推动团内结对互助。动员高校团组织、青年文明号等积极开展校地共建、企地共建,使团内互助共建工作制度化。建立“优秀青年联系基层制度”,组织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商会的成员到区县考察调研、开发项目。(5)积极发现青年能人。通过**市新型农民免费培训“新芽计划”、农村青年培训“百千万工程”、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举措,助推一大批青年创业带头人、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成为各行各业青年“领头雁”。选拔青年带头人到团的岗位,努力实现“把青年能人发展成基层团组织领头人、把基层团干部培养为青年能人”的目标。(6)加强基层共青团信息化建设。大力实施青藤计划(**共青团集群式网站建设),全面推进全市基层团组织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7)加强基层团建创新和试点。鼓励和帮助基层团组织创新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有效模式、载体和机制;鼓励基层团组织大胆探索利用互联网组织、动员、联系青年的新方式,探索城乡统筹团建新方式,探索通过制度化、组织化方式联系青年自组织的新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