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学发展,完善机制力求“四健全”
一是着眼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健全青少年事业科学发展保障机制。科学谋划,大胆创新,打破**有史以来的惯例,在全国34个省级团委中首次邀请各区县分管共青团工作的党委领导出席共青团工作会,率先探索建立团组织与地方党委领导联系沟通机制。探索建立**青少年发展指标体系,籍以综合、系统地反映青少年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为制定**青少年政策,推动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提供可靠的基础性和政策性依据,并通过青少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服务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贯彻实施“两法一办法”和力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依法做好党委、政府委托的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维护青少年权益的良好环境。出台《**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地方立法。深入开展立法调研,逐步形成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引导和保障志愿服务广泛开展,确保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二是着眼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健全服务基层工作牵动机制。推动《中共**市委关于加强党的后备军建设的意见》和《**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出台《全市加强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建立完善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的共青团工作和青年舆情调研机制。完善直属团组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各类青少年评优表彰机制,激励广大青年争先创优。探索建立基层团组织领导班子向团市委常委会述职制度,创新团干部岗位培训和交流挂职制度,拓宽团干部视野,锤炼团干部素质。强化工作项目管理。促进共青团工作项目持续化、科学化运作实施。三是着眼促进和谐机关建设,健全机关内部管理机制。根据机关工作实际,对机关22项内部工作制度再次进行修订完善,并汇编成册,使办会办文更加精细化,干部管理更加人性化,项目实施更加目标化,网络使用更加科学化,学习培训更加成效化。结合机关目标考核工作实施,创新机关考评制度,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规范社团管理制度,通过对青年研究学会、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商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等组织章程的贯彻执行和修订完善,促进各社团组织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促进各社团组织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四是着眼推动团属事业科学发展,健全直属单位管理考评机制。建立完善直属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督促制定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事业发展机制,推动团属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基本经验及启示
(一)坚持领导带头,是广泛动员、深化氛围的前提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发挥带头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没有领导自身的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任务就不能按时完成,机关干部的学习热情就不能有效调动、活动氛围就不能有力营造。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团市委党组成员以身作则,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带头参加中心组、支部和机关统一的理论学习,带头走上“共青讲坛”为机关干部上专题党课,带头深入开展交心谈心,带头深入基层联系点调研和指导工作,带头认真查找问题,带头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和理论文章,为机关干部树立了良好榜样,有效调动了机关干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情,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步步落实、全面推进、扎实有效。
(二)立足党政中心,是服务青年、解决问题的关键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围绕党政中心、结合部门特点、着眼服务对象非常重要。只有围绕党政中心、结合部门自身特点,才能提高工作实效性;只有着眼服务对象,才能增强工作针对性。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团市委突出青年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开展了“共青讲坛”、专题辩论、青年高峰论坛、红歌传唱、青工技能大赛、“阳光行动”青年创业贷款等一系列具有共青团特色的活动。同时,面对全球金融风暴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式,着眼于大力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两大重点工作,针对青年需求,联合相关企业和部门,积极开展“三问三送”、青年就业创业帮扶和青少年志愿服务等活动,有效解决了社会普遍关注、青年急切关心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