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单位总结扶贫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安排意见» 正文

扶贫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安排意见

[05-11 21:51:11]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单位总结   阅读:8546

导读:4、积极开展产业扶贫,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今年的产业扶贫开发围绕县委、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狠抓灾后恢复重建和独具区域优势与特色产业的发展。一是把握种植节令,认真组织实施“**县20xx年度财政资金产业发展花椒高产高效示范栽培项目”,该项目规划在务基乡八角村和黄华镇金寨村建设实施示范园1550亩(其中低产林改造1000亩,种植示范园500亩,采穗圃营建50亩),配套灌溉水池50个1000立方米、灌溉管引3000米,科技培训500人次。省级财政投入项目资金80万元,覆盖2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1141户贫困农户5291人。该项目截止11月底,基本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二是深入调查,认真组织编制《**县灾后重建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示范种植项目实施方案》和《中药材示范基地种植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规划在伍寨乡白云村、码口乡黑甲村、莲峰镇官寨村、水竹乡塘坝村等高寒山区6个贫困村的33个自然村103个村民小组实施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示范种植976亩;莲峰镇六井村实施天麻示范种植80亩4000塘,项目总投资30万元。截止11月底,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三是

扶贫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安排意见,标签:单位工作总结,事业单位个人总结,http://www.xxk123.com

4、积极开展产业扶贫,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今年的产业扶贫开发围绕县委、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狠抓灾后恢复重建和独具区域优势与特色

产业的发展。一是把握种植节令,认真组织实施“**县20xx年度财政资金产业发展花椒高产高效示范栽培项目”,该项目规划在务基乡八角村和黄华镇金寨村建设实施示范园1550亩(其中低产林改造1000亩,种植示范园500亩,采穗圃营建50亩),配套灌溉水池50个1000立方米、灌溉管引3000米,科技培训500人次。省级财政投入项目资金80万元,覆盖2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1141户贫困农户5291人。该项目截止11月底,基本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二是深入调查,认真组织编制《**县灾后重建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示范种植项目实施方案》和《中药材示范基地种植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规划在伍寨乡白云村、码口乡黑甲村、莲峰镇官寨村、水竹乡塘坝村等高寒山区6个贫困村的33个自然村103个村民小组实施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示范种植976亩;莲峰镇六井村实施天麻示范种植80亩4000塘,项目总投资30万元。截止11月底,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三是立足资源优势,积极争取资金,大力发展支柱产业。10月底,已完成**县魔芋种植示范基地建设100亩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与上报,项目总投资50万元。项目实施方案经市级专家组评审通过,正报省级相关部门审批之中。

5、狠抓贫困农户剩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输出,促进增收。**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扶贫办的统一组织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县扶贫办、人力资源办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措施与责任,加强与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的联系沟通,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和《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采取就地培训和异地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一是认真做好引导性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以《劳动法》、《外出务工常识》、《职业道德》、《卫生常识》、《安全常识》等为教材,对输出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务工常识、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9.9万人,占计划数的100%,其中:省外4.52万人,省内县外3.21万人,县内2.17万人。有序转移人数7.17万人,占计划数的100%;全年共开展培训68期8503人,培训转移8359人,其中引导性培训8103人,基本技能培训400人,占计划数的100%,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9.72亿元,净收入5.19亿元。二是充分利用好溪洛渡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和经验,进一步完善基地的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培训基地起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三是引导和鼓励外地各类有培训资格的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培训,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与输出的良性互动。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力求做到“培训1人、转移1人、致富1家、带动1片”的工作目标,走出一条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促增收的路子。

6、积极做好小额信贷及贷款贴息扶贫,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今年市扶贫办下达给我县1200万元的贴息贷款任务,我办与信用社通力合作,共发放小额贷款1200万元,占计划数的100%,项目覆盖15个乡镇146个自然村1395户贫困农户,贷款主要投向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其中种植业542万元;养殖业531万元;加工业15万元;其它产业112万元。

7、大力推动“百千万帮扶工程”及机关干部职工挂钩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3月县政府以《关于组建20xx年度百千万帮扶工程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通知》(永政办发〔20xx〕74号)文件,明确了在全县抽调42名干部(其中:科级领导干部15名,一般干部27名)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下设驻村帮扶工作队办公室和12个驻村帮扶工作组,对12个贫困村实施重点攻坚扶贫,长期驻村帮扶,不脱贫、不出村。与此相应,又先后出台了《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充实结对包户领导组的通知》(永办通[20xx]26号)、《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百千万帮扶工程”县级领导挂钩联系乡镇、单位挂钩帮扶村和干部职工结对包户工作的通知》(永办通[20xx]36号)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要求各挂钩帮扶单位要进一步增强扶贫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按照“三联系两深入”要求,指导联系乡(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面工作,协调解决好乡(镇)实际困难,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 “211结对帮扶工程”,加大干部职工结对包扶贫困户力度。据统计,截止20xx年11月底,全县干部职工参与结对帮扶人数达2472人、结对帮扶农户2540户,1至11月份到点工作的干部职工达2.58万人次,其中处级领导0.14万人次,科级(含科级)以下干部达2.44万人次。挂钩单位共资助贫困学生4682名,举办各种培训班226期,各挂钩部门积极为挂钩帮扶村共引进资金395.34万元,机关干部职工捐款达80.6万元,捐物折资70万余元。尤其是在今年的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中,以扶贫办全体干部职工为主体的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办公室及全县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以不同方式直接参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锤炼了队伍,经受了考验,拓展了思路,强化了手段,在应对各种灾害的措施方面,与以往相比,反应更快、动员更广泛、行动更有效、社会影响也更大。灾后工作从一般性的慰问活动发展到主动参加国家灾后重建的组织系统和总体规划;工作思路从一般性的恢复生产发展到全面考虑扶贫和防灾减灾的结合,初步形成了“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重建”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思路。通过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我们看到,扶贫办是一支团结奋进、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队伍。我们充分相信,借助这种举国振奋、齐心协力的良好氛围,把扶贫开发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单位总结单位工作总结,事业单位个人总结总结报告 - 单位总结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