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事公开经验交流材料
**街道以创建服务型机关和服务型社区为抓手,遵循“为民、便民、利民”服务宗旨,大力推进办事公开工作,建立了为民办事受理及时、处理快捷、结果满意的绿色通道,形成了“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内容实用化、公开效果三满意”的办事公开环境,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
一、加强领导,集思广益,拓宽办事公开载
体
街道办事公开的形式群众能否接受,是关系到群众参与办事公开的重要环节,只有群众参与了,办事公开工作才负有生命力。
1、强化组织领导。街道建立了办事公开工作运行责任制,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纪委监督协调、全员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办事公开工作纳入街道整体工作计划之中,与街道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实行办事公开工作“周报、月协调、季总结”制度,及时分析情况,总结经验,查摆问题,并把整个办事公开、优化服务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从组织领导上提供了重要保障。
2、广泛征求民意。社区全面实行为民办事公开听证制度。对涉及多数居民切身利益事项,召开楼院听证会、居民议事谏言会等,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推行了“两谈润心”(家庭访谈、搂院座谈、润泽民心)活动,经常到年老体弱、残疾居民家中送上各种办事指南,送去一声问候,了解居民最需要了解的公开事项。街道通过建立与办事公开成员单位双向联系制度。实行年初规划会、年中促进会、年末座谈会“办事公开工作三会制”,向单位通报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公开的形式和内容。近年来街道向居民发放各种征求意见表1万余份,入户放谈600余户,解决居民关心的水电、一户一表、搂院卫生、房屋修缮等热点问题76次。
3、拓宽公开方式。一是设立为民办事服务大厅。社区安装了交费“一卡通”、政务(来源:文秘公文网 http://(www.xxk123.com))信息公开“触摸屏”等,配备了空调、电脑、数码相机、复印机、投影仪、宽屏电视机等设备,居民“进一扇门能办千件事”。二是设立楼道信息公开栏。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暖等公共设施服务监督电话进行公布,居民在上下楼梯间都能够办成事。三是建立“短信平台”,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单位、楼长、居民骨干等都纳入平台内,突出信息传递的快捷。
二、完善机制,充实内容,推进办事公开规范透明
围绕居民群众最关注、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实施办事公开,在公开的数量和质量上做文章,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1、办事公开项目化。街道利用政务公开栏定期公布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政策、法规、规章,公开街道、居委会办事受理范围,办事指南,处理的程序、方法、时限和要求等,开出项目清单,组织编制办事公开目录,绘制办事流程图,为居民办事、查阅有关资料提供方便。此外,街道每年都列出10余项民心工程,面向居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居民期盼的项目快办,对居民意见比较集中的停办和慢办,使街道的民心工程都能顺民心,暖民意。
2、公开内容全覆盖。深入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进社区活动,把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供气、住房、电信、环保、计划生育、公共交通等关系民生的事项作为公开的重点,兼顾居民的个性需求,做到公开内容全面具体。同时,加大对各单位持续改进的情况进行监督,看各单位是否“按公开的做,按做的公开”,真正把监督贯穿于公开工作的全过程,做到真公开、全公开、及时公开。
3、涉及项目全透明。街道开设办事公开专栏,对办事责任、办事人员、办事结果“三公开”,每月更新一次,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居民关心的重大事项开支,列明细、亮成本,增强办事透明度,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关注热点,顺应民意,切实维护居民切身利益
街道始终坚持从居民群众最希望的事情做起、最强烈的问题抓起、最不满意的事情纠起,不断加大办事公开力度,真正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到实处,拉近了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居民群众的距离。
1、解决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去年冬天居民们提出老人上下楼不方便问题,街道立即对管区老式建筑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排查,自筹资金为居民楼道全部安装了扶手和楼道应急灯。今年仰口路4号对楼道和门头进行装修,引起居民(35人)多次联名向市、区有关部门(16个)举报,并集体(7人以上)上访,要求其拆除。双方争议分歧较大。街道先后6次召开了该处居民听证会和对话会进行协调,并与房产部门联系,按有关政策和谐解决了这个问题。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