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共青团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是一个农业大镇,长期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农业强镇”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这一主题,镇团委在服务农村青年成才成长、增效增收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1、通过积极创办项目示范基地,做大做强效益农业文章。镇团委依托烤烟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开展各项生产技术培训,受训青年已达5000多人次。2000年5月,开展向农民推广、赠送“名、特、优”蔬菜种子活动,并在农民与科技人员之间互通联系地址和电话,使他们之间建立起了一条效益农业与科技的传送“热线”。此外,镇团委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青年发展食用菌订单农业,充分利有我镇食用菌基地密集的优越条件,建成了占地12亩的珍稀食用菌示范基地温室大棚26个,进行了姬松茸、鸡腿菇、杏鲍菇等多种食用菌示范种植,为我县由香菇大县转向为食用菌大县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我们定期组织县级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信息服务,引进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产品包装创名牌。镇团委还依托“百山茶场”的生产加工优势,引导团青年注重投入、加强管理,积极发展高效无公害茶叶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2、大力培养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队伍,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在镇党团组织的正确引导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农村青年创业典型:烤烟生产示范户——范子信,现任余村团支部书记,他自1998年开始尝试种植烤烟,现已形成一定规模,且效益逐年递增,成为烤烟生产大军的领头雁。食用菌开发示范大户——姚子津、冯梅夫妇勇于创新、大胆创业,承包了26个大棚大胆进行食用菌新品种种植试验,向农民推广新型菌种和技术,并组织农户进行订单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苗木培育专业户——范根林,**镇坪洋村村委会主任。十余年来,他潜心从事种苗生产产业,不断研究和探索,今年,他培育了乐东拟单性木兰、黄心夜合、乳源木莲等苗木100多亩,预计总产值可达3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苗木王子,有力调动了当地农民发展种苗生产的积极性。
三、基本经验
回顾以往的工作,我们也得到一些体会:
(一)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团委的关心、支持,是乡镇团工作取得成绩的坚强后盾。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规划和开展工作,不能就团论团,要在为大局服务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真正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多年来**党委政府始终把团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关心共青团的成长。在他们的关心、支持下,团工作的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团的工作纳入了党政工作中,增强了团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呈现了勃勃生机,“双推”工作富有成效,青年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日益壮大,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优化。有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团委的大力支持,团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团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大增强。
(二)党建带团建,关键在“带”,根本在“建”。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性,积极争取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团组织更好的履行职能,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优化团的工作环境。牢固树立团建为党建服务的思想,主动与党建接轨,把党建工作的要求变为团建工作的任务,根据党建工作重点确定团建工作重点,使团建与党建在内容上相衔接,在措施上相配套,立足团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