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流通网络建设力度,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全市供销社积极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紧紧围绕构建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农副产品市场收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四大网络,培育具有一定规模、体现供销社特色的龙头企业7家,办建各类市场20个,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25个,入社农户达到5万户以上,,辐射
带动农户10万户。在经营网络1006个的基础上,新建和改造县、镇、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社或便民店、连锁超市总数268家,覆盖全市60%的乡镇和较大规模的行政村。
(五)关注职工生活,解决难点热点问题。针对部分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多、职工生活困难的实际,我们坚持关注民生办实事,积极向政府反映,维护职工利益。清水县联社对全系统改制遗留问题通过向县政府汇报反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措施建议,县政府同意用供销社土地出让金中收归财政部分解决拖欠职工的社保金;麦积区供销社改制遗留问题通过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反映,得到了区政府高度重视,由区政府用财政收缴供销社土地出让金947万元,解决了拖欠的社保金297万元,兑付职工身份置换费402万元等。在今年省市社保部门出台政策,供销社集体企业进社保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全市供销社1726名未参保人员中,已有944名搭上了末班车,参加了社保,其余人员因资金问题自愿放弃参保机会。这样长期困扰供销社的改制遗留的职工未参保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为供销社改革发展,轻装上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供销社县级社通过改革改制,在产权结构、经营业态、企业体制、发展实力上发生了深刻变化,经营效益和为农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供销社职能弱化。由于供销社缺乏明确的职能和有效的手段,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扶持项目和专项资金等供销社很难争取到。如引领发展专业合作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等,供销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优惠政策、扶持资金落实上,因供销社不是牵头部门,缺乏有效的争取手段。大多数县社都在围绕服务“三农”主题自己找工作干,但迷茫被动局面难以改观。二是人才匮乏,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县级社人员老化,思想观念落后,严重缺乏活力和战斗力。县级联社人员年龄一般45到55之间的比例占80%。人才匮乏已成为影响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而且县级社人员除了当地政府个别调整班子外,供销社人员流动处于停滞状态。三是县级供销联社在社涉企业中的控制力明显下降。全系统23户已改制企业中,供销社控股的只有5户,参股的只有3户;大多数企业已经民营化,与供销社失去了经济要素联结,使得供销社对这些企业失去了控制力。四是缺乏“新网工程”及项目的扶持力度。“新网工程”实施以来,由于申报项目和投资规模的限定,我市供销社系统在和向有关部门共申报的62个项目,落实扶持资金(中央财政)175万元。
四、今后发展对策思考
及今后我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40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一个主题,坚持四个原则,建设一个中心,发展两社两店,恢复三大功能”。即要紧扣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以“新网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坚持合作制理念、为农服务方向、开放办社和多途径改造的原则,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建设一批中心(集镇)强社,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和乡村便民超市、农资农家店,全面整合闲置资产、商业网点和为农服务组织,重新构筑基层社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恢复和壮大基层社服务“三农”、沟通城乡、搞活流通的功能。
发展目标:销售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0%,汇总盈利比上年增长20%。培育1家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龙头企业(新合作连锁超市有限公司),支持5家农资、农副产品龙头企业(秦州、秦安、张川各1家,甘谷2家),提升2个县级农资配送中心(甘谷、秦安)服务功能,发展50家农资连锁经营示范店,全系统化肥配送总量占全市供应量的80%以上;按照星级化标准规范发展“新合作”农村中心店和加盟店100个,新建改造基层社10个,依法规范组建专业合作社2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30个,力争吸纳入社农户1.5万户,带动农户3万户,帮助农民实现收入突破2亿元。
(一)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
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惠农工程,是国家赋予供销合作社的新任务,是供销社服务新农村的主要抓手。一是要加快发展新合作连锁店,着力构建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要借助全国“新合作”集团连锁经营品牌,按照“行政力推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以供销社传统流通网络为基础,优化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资本投入,改造现有经营网点,加快发展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要有计划地对传统经营网点进行超市化改造,力争年内发展新合作日用消费品连锁店100个;二是要把“新网工程”建设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项目建设相结合,积极与市内有经营优势的大型超市联合,开展总经销、总代理经营,通过龙头带动,在市县发展配送中心、在县乡发展超市,在村上发展农家店,全面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连锁销售网络;三是要创新完善连锁经营机制,推动各级重点经营企业建立“采购联盟”,促进系统营销渠道与供应链对接,整合系统内有效企业资源,适时组建农资、农副产品经营集团,提高供销社对农村流通网络的自主可控能力。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