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
4.2.1**市是一个农牧业大市,饲草饲料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市草山草坡面积约100万公顷,年产鲜草近800万吨,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约450万吨,年可提供饲料粮150万吨,饲用饼粕20万吨,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4.2.2**市黄牛良种繁育体系以**市黄牛研究所、甫阳市种公牛站、**牛育种中心等机构为中心,坚持保种、育种、杂交改良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良繁体系建设,为我市肉牛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全市共建冷配站(点)504个,布局合理,形成了以冻精站、13个县市区冷配站为中心,各乡镇畜牧站和重点村改良网点为基础的黄牛良种繁言体系网络。自我市1990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肉牛改良本地黄牛以来,黄牛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1998年**牛品种资源动态调查情况来看,我市成年牛及8月龄—2岁龄公牛体尺体重均有所提高,群体数量增长迅速,言肥性能及导入外血杂交后代育肥,均显示了很好的产肉性能。这充分说明多年来亩阳黄牛杂交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4.2.3全市227个乡镇,有223个乡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近240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359人,近年来重点推广了黄牛冷配改良、秸秆青贮、氨化和微贮及犊牛补饲、种草养畜、肉牛快速育肥等实用技术,收到了良好效果。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市居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889元,该项目不仅覆盖地域广,示范效应大,而且对广大农民服贫致富,改善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均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项目实施内容及建设方案
5.1项目实施内容
5.1.1**黄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计划投资1690万元,主要包括征地50亩,新建、扩建种公牛舍980m2,育成牛舍980m2,性能测定站345m2,胚胎移植中心200m2及配套附属设施,引进胚胎移植设备一套,伟力彩色家畜精子质量检测系统一套和精液冷冻计算机控制设备一套,液氮运输槽车及配套机械。建立综合开发实验室,包括肉质测定,牧草营养成份测定等化验室和有关设备。更新引进纯种肉牛20头、优化肉牛品种结构;种植优质牧草500亩,搞好饲草基地建设。使良种核心群饲养规模达到420头,其中种公牛50头,繁殖母牛180头,育成公牛、母牛各45头。每年生产冻精80万份,生产肉牛胚胎1000枚,推广种牛80头。
5.1.2肉牛生产基地建设
5.1.2.1规模化生产项目:以市黄牛繁育场和市种公牛站为技术依托单位,承担肉牛生产基地建设,计划投资2000万元。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用德国黄牛、皮埃蒙特优质肉牛品种,改良本地黄牛。在邓州市、唐河县、方城县、新野县、社旗县、镇平县6个县开展杂交改良,建立规模化肉牛生产区。在6个县市每县重点扶持发展2个300畜位肉牛育肥场,6个100畜位肉牛言肥场,每县发展2000户5畜位肉牛育肥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到20xx年达到80万头优质肉牛生产规模。
5.1.2.2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投资400万元,完善项目县市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冷配站点建设,6个项目县每县设立一个肉牛冷配中心,每县新增29个冷配站点,共计6个县级冷配中心,120个冷配站点。二是建立市级养牛技术培训中心1个,主要对县乡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育肥场及育肥专业户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传播有关信息,推广养牛新技术。
5.1.3肉牛系列加工项目:重点扶持**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计划投资4100万元,用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风味熟肉制品深加工:主要生产清真牛肉肠、西式火腿、澳式火褪、五香牛肉、牛肉干、牛肉松、快捷合品等。年产成品14220吨。二是2000吨高低温冷库:低温1500吨,高温
500吨。三是牛副产品精深加工:骨制系列食品,年产骨制品990吨:酶化血粉,年产175吨;牛百叶、牛肚精加工,年产720吨。四是生化制药:主要利用牛心、肺、胰腺等副产品生产粉针剂、水针剂、片剂。年产粉针剂456万支,片剂1.8亿片/年,水针剂1800万支/年。五是制革、皮件:日加工黄牛皮300张,年加工皮衣10000件,皮手套50万双。
5.2项目实施的关键生产技术方案
5.2.1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加强**牛的本品种选育与推广,立足**黄牛品种资源优势,采取本品种选育和导入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搞好**牛的保种、育种和杂交改良。
5.2.2提高肉牛营养与饲养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