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前城区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们通过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区道路开展一系列管理,但由于街道狭窄、机动车增幅较快和城区规划上的原因。目前,城区交通依然不尽人意,突出表现在行人、非机动车闯灯越线多、违章停车多、交通堵塞点多。
(一)行人、非机动车闯灯越线问题。受警力紧
张原因,我们还难以在城区所有道路、路口布设高密度的定点执勤警力,一般采取“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的勤务管理模式,也就是在早、中、晚交通高峰期,我们安排执勤民警到各交通复杂的点、段定点执勤,疏导交通;高峰期过后,再将各点段的警力撒往其它路段,实行动态巡逻,查纠交通违法行为。这一勤务方式的好处是兼顾了重点与一般,确保辖区路段管理不失控,被各地交警普遍应用到城市交通管理中。缺点是容易导致顾此失彼,一些交通法规相对淡薄、自律意识较差的行人、非机动车以及出租车,就是在交通平峰期间趁路口无人执勤时,无所顾忌,随意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行驶,极易造成本就拥挤的路口交通混乱,甚至交通堵塞。
(二)街道普遍狭窄,汽车一停就堵。近几年,城区规模虽然有所扩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交通诱导体系,市民上街购物大多依然选择老城区,造成本就狭窄的老城区青年中路、天长路、劳动路人满为患,汽车一停就堵。加上《道路交通安全法》在立法时出于人性化考虑,较多地使用人性化条款,缺乏实际管理效果。如该法第93条规定:“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许多驾驶员却把这一人性化条款当作逃避处罚的漏洞。民警在查处违章停车时因为缺少有力的法律抓手,对人在车上的违章停车只能“令其驶离”。久而久之,管理震慑力大为降低,违章停车屡禁不止。尤其是随着私家车的大量普及,违章停车的危害更为严重。在青年中路工行门前,停车场虽然近在咫尺,前来存取款的客户却大多将车停在街道上,有时甚至二三辆并排停放,并采取一人看车、一人取款的办法逃避处罚。再如实验小学门口,许多有车的家长无视道路狭窄,停着车子坐在车里等小孩放学,造成过往车辆、行人寸步难行。
(三)道路走向缺乏科学,交通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在城区道路改造上,欠缺全盘长期规划,造成目前的大循环道路小,断头路多的尴尬局面,导致道路分流功能减退,遇有一处堵塞,相近道路却发挥不了交通分流作用。造成交通繁华路段长期超负荷通行,而一些相对偏僻的道路则人车稀少,道路通行资源没有得到最优化利用。
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这些问题有许多地方是能够通过群策群力加以解决的。有鉴于此,并遵照区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提出如下工作打算。
三、加强城区交通秩序管理的若干措施
(一)推行机关干部上路协勤制度。针对当前城区道路堵塞点较多、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按照“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指导原则,我们拟报请区领导同意,由各方面素质较高的街道办事处干部上路协勤,协同民警共同维护交通秩序。此举的优势有:一是可以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借以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交通、管好交通的示范辐射效应。二是机关干部具有一定的威信,发动机关干部上路协勤比其他社会成员在管理效果上更加明显。三是机关干部大多具有多年工作经验,长期与本辖区群众接触,比较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在协助管理时抵触面少,易被管理对象接受。
考虑到机关干部本职工作比较繁忙的实际,在具体协勤方式上拟采取以下步骤:
1、时间:除双休日外,每天下午16∶30到17∶30,计1小时。
2、方式:每个执勤点、段由民警带队管理,视路段复杂情况安排若干名机关干部佩戴红袖章(上书“机关干部交通协勤”)协助管理。
3、路段及协管人数:
①横街路实验小学门前路段,需选派机关干部4名。
②天长路农行门口到民航站沿线,需选派机关干部10名。
③青年中路影城到工商银行路段,需选派机关干部4名。
④青年西路西江大桥到中医院门口沿线,需选派机关干部8名。
⑤环城东路东官河路路口,需选派机关干部4名。
⑥电大路党校门口到联华超市路段,需选派机关干部6名。
4、协管内容:纠正机动车违法停放,请其立即驶离;劝阻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通行。对拒绝机关干部劝阻的交通违法对象,应及时告知带队民警进一步处理。
以上6个协管点段共需机关干部3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