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广大农民是主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体和主力军,有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在新农村建设中必将更加丰富和充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必将充分体现在以农民为本、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自然村的实践探索,给我们的启示是:
1、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必须坚持以政府主导为前提。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涉及面广、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
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现行条件下,光靠农民自己动手,既难以组织又投入有限。这其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自然村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正是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引导、示范和扶持。特别是当地政府投入7万元启动资金,并采取以实物补助的运作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乡政府派出专门的领导力量进行指导和协调,引导农民自发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具体工作通过理事会来组织实施。这种充分整合领导力量,整合资金、资源,整合机制的做法又极大地保护了这种积极性。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启动伊始,必须坚持以政府主导为前提,做到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把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置于首位。
2、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必须从农民最关注的事情做起。农民是最讲求实惠的。新农村建设只要能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就能得到农民的赞同和拥护。因此,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至关重要。××自然村之所以能做到农民自愿筹资,就是因为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没有搞大拆大建和盲目推进,而是分清轻重缓急和易难先后,把花钱很少的“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障路)作为切入点和突破点,让农民自己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以最现实最直观的效果进行宣传和动员。选择“三改”(改水、改厕、改路)的出发点也是从农民最关心、见效最快、最能得到实惠的事情入手,让农民从看得见的实惠中受到触动,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3、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必须坚持分类指导,提高群众满意度。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各村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不一样,各村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一方面,很有必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自然村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之所以能迅速从心动向行动转变,最关键的还是有产业特色和经济基础作支撑,农民有能力发挥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必须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如该村通过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从调动农民积极性、筹集管理资金建设到签订建议合同、督促工程进度、监管工程质量等方面,都让农民自己做主,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建设、自主监督,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满意度,从而促成少数农民由最初的不理解到等待观望再到积极参与的转变。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