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范文中心总结报告工作报告我县劳务输出的调查报告» 正文

我县劳务输出的调查报告

[10-15 15:43:38]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工作报告   阅读:8537

导读:乡创业,不仅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更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我县劳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县劳务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组织化输出相对较低,呈“松散”型。据调查统计,200*年全县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务工人员仅占输出总量的35%左右,而其余65%则是自发的,在无序的、未经就业培训、随大流式地自发外出靠“亲带亲、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打工,类似“游击队”,组织松散,随意性大,风险较高。二是输出人员文化素质相对低,呈“苦力”型。全县外出务工群体中,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比重较少,经过培训外出人员比重更小。从业多为采矿、采煤、建筑等劳动风险大、时间长、强度高的工作。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多数从事的是服装加工、电子装配、保安等简单体力劳动或流水线组装,很难学到一技之长,返乡后创业能力较差。三是资金、人才回归少,呈“外流”型。调查发现,部分人员通过打工积累资本、学有所成后,开始在外地发展经营,有的甚至举家外迁,回来创业的较少。四是有些乡镇和部门重视不够,呈“粗放”型。虽然县委、县政府对劳务输出工作

我县劳务输出的调查报告,标签: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http://www.xxk123.com
乡创业,不仅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更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我县劳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劳务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组织化输出相对较低,呈“松散”型。据调查统计,200*年全县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务工人员仅占输出总量的35%左右,而其余65%则是自发的,在无序的、未经就业培训、随大流式地自发外出靠“亲带亲、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打工,类似“游击队”,组织松散,随意性大,风险较高。

二是输出人员文化素质相对低,呈“苦力”型。全县外出务工群体中,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比重较少,经过培训外出人员比重更小。从业多为采矿、采煤、建筑等劳动风险大、时间长、强度高的工作。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多数从事的是服装加工、电子装配、保安等简单体力劳动或流水线组装,很难学到一技之长,返乡后创业能力较差。

三是资金、人才回归少,呈“外流”型。调查发现,部分人员通过打工积累资本、学有所成后,开始在外地发展经营,有的甚至举家外迁,回来创业的较少。

四是有些乡镇和部门重视不够,呈“粗放”型。虽然县委、县政府对劳务输出工作极为重视,但个别乡镇领导认为群众对劳务输出积极性很高,把会开好,报表填好就算完成任务。

五是农民工维权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是经费投入不足。我县劳务产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几乎占到50%,但与其他产业相比较在经费投入上差距十分明显,这对劳务产业的发展在考察、调研、开发、基地建设、维权服务等方面均有较大影响。

发展劳务产业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县当前劳务产业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实现输出组织基地化、流转有序化、产业主导化,把我县劳务产业做大做强。

1、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转变输出观念。发展劳务产业,不但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许多外出人员经过打工的磨炼,更新了观念,解放了思想,学到了一技之长,往往成为勤劳致富、振兴本村经济的带头人。实践证明,发展劳务产业,输出的是劳动力,带回的是技术和资金,可以有力地促进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因此,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召开村民大会、发布劳务信息、请外出务工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大力宣传走出家门、外出务工经商学艺的现实意义,把“劳务产业”炒热、叫响。在城镇,要引导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破除所有制观念,消除等、靠、要的思想,放下架子,树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意识;在农村,要引导广大农村家庭破除“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的守旧观念,引导好广大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积极性,进一步破除“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穷窝好”的恋家思想和“怕吃苦、怕受累”的懒散思想,树立“好男儿志在四方,吃苦受累方能锻炼成才”的意识。通过广泛地宣传、发动,在全县形成“外出务工光荣,在家守靠无能”的氛围,让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

2、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在现有的基础上,整合优化公共就业服务资源,构建组织健全、城乡统一、功能齐全、规范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要牢牢将劳务输出抓在手中,充分发挥组织作用。要鼓励和支持涉农部门、经济实体和机关干部、农村能人以及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信息搜集为一体的农村劳务中介机构,鼓励中介机构、培训机构、基地乡镇三方合作,提高区域劳务的组织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

3、完善组织网络,拓宽输出区域。一是建网络、拓市场。要在县内建立起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组织网络。县里由劳动部门具体组织协调各中介机构和中介组织,各乡镇设立劳务输出办公室,每村有一至两个信息员,负责信息发布,组织人员。同时,县劳动部门要实现与全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联网,疏通全国范围内劳动力转移渠道,为外出打工者提供容量大、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使发达地区成为我县发展民营经济的“孵化器”。二是要抓调控、促规范。劳动部门要加大调控力度,强化对劳务输出市场管理,坚持劳动中介组织审批制度,严格劳务收费管理。严厉打击发布虚假劳务信息和欺诈务工人员的行为,切实做到培训对路、输出可靠、维权确保。三是常联络、通信息。加强与输出地和用工企业以及**在外劳务能人的联络,及时掌握用工信息,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在信息发布方式上,除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传单、《**劳务信息》发布外,还要将劳务信息纳入村务公开内容,由各乡镇劳保所和劳务信息员负责及时提供和更新用工信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我县劳务输出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