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分析,既是我们确定明年经济增长目标的有利因素,也是需要兼顾的重点。要谋划好我省明年经济工作思路,总体上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基础条件,确定一个既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综合考虑,我们认为20xx年我省经济发展规划目标仍为10%,工作目标仍为12%,这既基本符合**的实际,也坚决落实了中央“保增长”的要求。
四、攻坚克难,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几点建议
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和计量模型预测,要实现经济增长12%,其产业支撑条件是:第一、二、三产业分别要增长4.5%、15.3%和12%以上;需求支撑条件是:最终消费需求要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现价);资本形成总额增长1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7000亿元以上,增长28%以上。明年在国内外预期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实现上述目标具有相当挑战性。我们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既要清醒面对困难,又要坚定信心,着力推进“一化三基”,着力加大投资、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以赴保增长。
(一)加快投资增长强引擎。20xx年,我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7%,明年国家继续实施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上对我省有利,关键是要抢抓机遇,强化措施,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倍增作用。一是切实加快新增投资落实转化,突出国有投资的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今年我省通过努力,争取到中央新增1000亿投资的5.14%,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好的先机,来之不易,下一步关键是要抓好落实。要按照中央要求,切实抓紧做好相关工作,加快进度,务求在国家规定时间内,将投资转化为实物工作量。要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放大国有投资的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真正使国有投资达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二是积极引导启动民间资本参与投资。民间投资是社会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次政府新增投资能不能达到启动内需的预期目标,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调动占全社会投资2/3的民间投资的信心。明年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引导非国有经济投资生产性领域,投资高新技术项目。三是重点抓好大型项目对接和建设。大型项目对一个地区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如武广高速铁路对我省20xx年、20xx年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9.9%和6.9%。明年,要抓住国家放宽金融货币政策,扩大支持项目建设国债资金规模以及增值税转型改革等难得机遇,集中精力争大项目、引大项目、上大项目。各级各部门要抓紧策划、筛选、包装,切实做好娄底薄板深加工、**有色矿产品开发等一批既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又切合发展实际的大项目、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规划笼子。把握跨国集团战略调整和央企生产力发展趋势,优化对接合作机制,吸引跨国公司、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央企带项目来湘投资兴业。基础设施项目:以农田水利、农村公路、沼气池、中小学寄宿制学校、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等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成1.5万公里农村公路;以适应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包括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改造、长株潭城市群“七纵七横”城际道路、城际轨道、机场改扩建、洞庭湖区和湘江高等级航道等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加快衡茶吉铁路和湘桂复线等铁路项目的开工建设,加快建成邵永等3条,加速在建25条,新开工18条高速公路,完成高速公路主骨架,启动6000公里国省道干线改造,武广铁路试运行;以城市污水、垃圾、医疗废弃物处理,地下管网工程建设完善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成70座污水处理厂、30座垃圾处理场和9个医疗危险废物处理场;以城市主干网和农村电网改造、新电源工程、煤矿技改扩能、桃花江核电工程等为重点的能源基础设施,力争建成电厂(水电站)4座、新开7座。基础产业项目:以万千百亿产业重大项目为重点,主要加大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建筑材料、石油化工、林纸加工等优势行业的投入,突出抓好先进装备制造和新兴装备制造、精品钢材有色金属材料、食品加工3个万亿产业项目建设等。同时,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保障项目对资金和土地的需求。
(二)力保工业增长稳大局。近年来,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1—11月,全省全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3%,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明年,必须继续紧紧围绕深化、加速、带动总体要求,围绕“壮大一批千亿产业、发展一批千亿集群,培育一批千亿企业,打造一批千亿园区”的“四千工程”,着力抓好中央政策的配套落实和大型产业项目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密切关注工业形势的变化,确保工业增效提速。当前,市场瞬息万变,必须密切关注形势的变化,加强对工业运行的调控。要把握全球金融危机的变化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及其对我省产业发展的影响,密切关注工业运行态势,强化预警预测,提高分析判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要全力做好要素供应和后勤保障工作。要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和信息的披露力度,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出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销率。比如我省钢铁业就要跟市场需求变化,该保的要保,该压的要压,让更多的资源投向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要抓住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回落的机遇,促进企业增效提速。二是突出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壮大工业经济实力。以国家加强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投资为契机,紧盯国内外产业和技术发展前沿,抓好后续工业项目储备、包装和开发。鼓励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深度挖掘、二次开发,启动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厂房、年产1亿人份流感疫苗、8英寸集成电路圆片制造等一批具有产业发展前瞻性、技术含量高、新型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集中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技改挖潜资金和有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主要投向“双百”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等项目;对龙头项目,优惠政策一次性给足、资源要素重点倾斜、服务保障全力以赴,进一步提高已建成项目的生产效能,加快推进湘潭吉利汽车等在建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新的产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