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干警队伍。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治素养。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要把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警头脑。要大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司法所”活动,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激励斗志,教育广大干警树立敬业勤政、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其次,加强专业素质教育。要结合队伍整体素质的实际,按照“干什么学会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按计划对干警进行各种业务培训。鼓励干警在职参加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使学历教育有一个突破性的提高。努力培养一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基层司法行政干警队伍。选准配强司法所长。
6、完善规章制度,加大队伍管理力度,激发内部活力。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提高绩效和服务质量的根本措施。当前,为实现有效管理,必须进一步完善三个机制:一是完善目标管理机制。根据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普法教育工作特点,从实际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把目标量化到所,责任分解到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目标”的岗位目标责任,把软任务变为硬指标;二是强化激励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干警,要给予奖励,对那些能力平庸又不思进取的干警要待岗培训,努力营造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严格奖惩,最大限度地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健全约束机制。各所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司法局基层干警考勤制度,确保干警在岗;建立完善学习培训制度,提高干警素质;建立执行例会制度,加强交流;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做到信息畅通;建立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从而逐步使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六)突出工作重点,不要舍本逐末,多务实少务虚。
a、 “五个重点”:一是要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二是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要积极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努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四是扎实有效地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五是要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进一步海中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b、加固这“第一防线”首先要积极预防,将调解工作前移,宁可“跑断腿,说破嘴”,也昼不让矛盾纠纷“过夜”。其次要探索新的调解理念。推行“三结合”和“旁听式调解法”,即调解与普法相结合、依法与依理相结合、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在调解矛盾纠纷时,把矛盾周围的群众召集起来“旁听”,这种方法对调解家庭、婚姻、损害赔偿纠纷等特别见效。第三,就是司法所与派出所开展联防联调,这一创新举措对解决土地、山林、水利等纠纷尤其是突发事件十分有利。
c、“三个服务”: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推进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等各项工作,强化司法行政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强化“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意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行政队伍。
(七)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力争政府多一份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
1、坚持严把“入口”。中央6号文件规定政法机关进入必须严格按照条件,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
2、规范所长的选拔任免工作。司法所长的选拔配备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面向全社会进行选配。
3、由于工作性质和其它各方面原因,对基层实行收编管理还是很有必要。这样有利于突出工作的主次,强化协调处理群众矛盾纠纷的能力。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