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工业园区,构筑发展载体
区域工业的发展必须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发展区域工业中的“筑巢引凤”作用。为最大限度提高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产业聚集,一是要按照**工业园区总体布局,围绕“完善功能、注重特色、提升层次、扩大容量”的目标,从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方面入手,调整优化工业园区的规模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强化“经营开发区”理念,以提升基础设施、拓展土地空间为承载,以引进品牌项目、培育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推进园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强化产业招商,构建服务品牌,实现“二次创业”。二是尽快启动科技孵化园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化运作”的模式,打造集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产品产业化为主要功能,兼中介服务功能的中小企业孵化园,使园区企业大大降低研发成本,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入园孵化成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壮大产业基础。三是要努力完善中小企业园配套设施,中小企业园主打汽配产业,彰显汽配特色,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建成全国一流的汽配产业园。
(二)把现有工业做强做大,延长产业链
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支柱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才能有力地推动工业的增长。如上海,20xx年,该市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精品钢材、成套设备、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377.29亿元,占全市工业的65.5%;实现利润总额834.34亿元,占全部工业利润的62.88%。而我区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十分突出。因此,只有千方百计把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努力延长产业链条,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规模效应。我区要重点 围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子午线轮胎、铸造、锻造等产业,全力打造商用车、汽车零部件、轮胎及配套产业等三大百亿级制造业基地。
1.做大商用车生产基地。全力确保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原总装线保留在**,并支持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到20xx年发展成为宽系列、多品牌的重型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以红岩专用车和云河专用车为依托,大力发展专用车、特种车。大力支持红岩专用车公司与**汽研所的合资合作,用3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年产3万辆的生产能力。全力扶持云河专用车公司开拓全国其他重型汽车市场,形成1万辆的生产能力。积极引进新的专用车公司,打造全国知名的专用车生产基地。积极扶持轻型皮卡车项目建设,力争投产后5年内形成5万辆的生产能力。
2.着力打造轮胎产业基地。我区具有发展轮胎产业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主要表现在:全市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中,市里只明确了**工业园区发展轮胎橡胶产业,且轮胎产业有轻度污染,不适宜布局在主城工业园区,目前轮胎主要配套产业均已入驻我区,产业基础雄厚。以双钱集团(**)轮胎有限公司为龙头,着力打造百亿轮胎产业基地。完善项目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到20xx年实现投资30亿元、产值100亿元。加快轮胎配套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已入驻的鞍钢-贝卡尔特轮胎钢帘线、天懋胎圈钢丝、豪迈轮胎模具等项目建设,到20xx年实现产值30亿元,形成国内最大的轮胎钢帘线、胎圈钢丝生产基地。依托轮胎产业优势,引进世界排名前十位的著名轮胎企业入驻,同时大力发展硅橡胶、汽车橡胶挤出产品、高档汽车橡胶配件等具有较大规模和发展前景的橡胶制品,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轮胎产业基地。
3.做强汽车关键零部件基地。促进重汽配套企业与国际国内的战略投资者开展合资合作,引导企业面向全国市场发展。确保车桥厂合资后的增量部分和全市铸造中心布局在我区,扶持现有的转向器、传动轴、消声器等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铸造、锻造、热处理等基础性产业。按照《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引进汽车发动机总成及零部件、车身总成及零部件、底盘及零部件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努力构建面向国际国内的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产值超百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高地。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想方设法将区域外的“商”和“资”为我所用,依靠“外商”和“外资”加上自身的力量,通过引进外来企业来带动本地企业,激发本地民间资金投资办厂,合力兴工。同时,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发展区域工业的着力点,不断改善和优化投资软环境,引导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使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主力军。一是产业发展集聚化。继续寻求商机,开拓新的市场,注重发展纵向或横向关联度大的产业,通过同属于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彼此间存在生产过程的投入与产出联系,产业链成为维系块状经济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更重要作用。二是产业发展融合化。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表现为为产业间的渗透发展,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和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三种。 三是产业发展生态化。由于大部分民营企业设备相对落后,产品技术层次不高,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民营工业企业走生态化显得更加重要,也是新世纪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