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现两手都要硬,推进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一是稳步推进幼儿教育。我们将始终坚持教育“从幼儿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方针,将幼儿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之中,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得到快速发展。20xx年我们投入40余万元在萨尔塔木乡库尔米希村、库勒拜乡和萨尔布拉克乡成功开办了3所乡村学前“双语”幼儿园。通过试点运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20xx年,又投入700多万元按照“人口不集中不办园,生源不充足不办园,师资力量不富余不办园”的原则,新建了9所“双语”学前幼儿园,改扩建11所标准化“双语”学前幼儿园,投入70余万元高标准配备了“双语”学前幼儿图书、生活用具、教辅设备等。同时,面向全县公开招聘幼儿教师26名。今后,我县将继续深化幼儿教师支教制度,努力形成“县、乡、村”三级幼儿园支教体系,进一步充实幼教师资队伍。
二是跨越式发展职业教育。我们将以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依托我县矿业、畜牧、农业、旅游等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与地区技校及疆内有实力的职业技术学校联系,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还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责任制、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等,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管理目标体系。目前,**县成职教中心下设职业教育培训学校1所,分设 “2+1”职业教育培训基地14个,专兼职教师163人。先后共组织“2+1”职业教育培训人数达1400余人,其中成功创业的254人;送出培训384人,其中送出定向培训182人,成功就业210人;县职业教育培训学校开设2个班,招收学员67人。
4、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实现县办中学、乡办小学和村办幼儿园的突破性进展
一是实现中学扩建目标。**县高级中学,现有校园面积7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7000多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40人,教学班37个,学生1663人。到20xx年,高级中学校改建扩建工作全部完成后,校园面积将达到100余亩,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在校生人数达到2500人,授课班级达60个。为我县普及高中教育奠定基石。**县初级中学,校园扩建达将到118亩,新建校舍面积达2万平方米,把乡部各学校初中部全部合并至县初级中学后,学校在校生人数将达到3000余人,20xx年9月前完成加依勒玛乡中学、寄校,齐巴尔乡中学,库勒拜乡寄校的合并,其余各校于20xx年前逐步合并到县一中,实现除铁热克提乡寄校、萨尔布拉克乡寄校、齐巴尔乡寄校外所有中学全部合并至县城就读。
二是实现小学布局新突破。以“民汉教育共同融合发展”为原则,继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对全县地理环境、校舍情况、人口与生源分布、居民经济状况逐一调查落实。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证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合理性,从而进行科学规划调整。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打破相邻乡(镇)界限,将相邻乡(镇)的学校合并;对于一时难以撤消的压缩规模,将高段尽可能合并到乡中心学校或牧寄校内,低段暂且保留;对于生源不足但一时难以撤消的学校实行隔年招生的方法,并将其降为教学点;对现有的教学点,或撤消、或合并。在调整过程中,坚持做到3公里以内的学校与教学点尽可能进行合并,对在5公里以外的学生实行寄宿就读。
三是强化幼儿园建设。抓住目前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利时机,以建设规范化乡村幼儿园为中心,充分利用学校合并后的空余校舍改建幼儿园,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进程。充分调动村级办园的积极性,增加园舍建设投入。推行办园体制改革,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按照“幼儿教育活动化、幼儿活动游戏化”原则,改革教育模式,扭转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提高办园层次和办园水平。有计划选拔和培养具有相关特长人员,充实乡村幼儿教师队伍,促进全县幼儿教育质量提高。我们在全县开办22所幼儿园的基础上,再投入1310万元,新办15所幼儿园,将使全县幼儿教育覆盖面达到95%以上,幼儿入学率达到95%以上。通过民办、民办公助、联办等多种形式,加强幼儿园建设,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以培养少数民族幼儿运用汉语交际为重点,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制定明确的学前“双语”教育规划,进一步明确“双语”教育的模式标准、教材使用、课程设置、进度规划、师资力量和评估方案等,让“双语”教师的工作和考核有例可循,有章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