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开招标信息,降低准入门槛。采用多种媒体公布招标信息,参与的供应商多了,一旦有一个以上供应商不参与,串标就难以形成,必要时也可主动邀请信誉好有资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同时,在政府采购领域里,防止围标串标还要注意分清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是否是同一母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同一经销商下的分销商。在政府采购货物招标采购市场成熟产品时,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放宽资格预审条件,让更多投标人参与竞争,也是政府采购中避免围标串标的途径之一。
6、严格控制指定品牌招标或招标文件“带病”运行。单一品牌采购最容易导致围标串标。相对而言,在汽车、医疗器械等政府采购时指定品牌的情况较多,这些产品一般一省设一个代理商,价格控制很严,各自的产品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复杂,价格昂贵,即使技术参数一样但产品总体质量还是差距很大,所以招标人经常会以种种理由指定品牌采购,目前招标机构还无法在这些领域里强制执行三种以上品牌同时竞争,有待以后工作中进行研究。其次,是严格审查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中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条款要修改,禁止招标文件“带病”运行。
7、取消现场报名和现场踏勘。现场报名,因为时间较为集中,供应商能彼此见面,而且工作在忙乱中稍不小心也会无意泄露投标人信息;工程招标中,招标人(代理机构)也经常要求投标人在规定时间统一现场踏勘,实际上就告知了投标人信息。因此,取消投标现场报名,采取不记名方式购买标书、图纸;取消资格预审;取消集中答疑和现场踏勘,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必须明确告知工程的概况,工程地点、周边的环境、施工现场的状况、招标条件、投标条件,并告知投标人在一定时限内提出对投标文件和现场状况的质疑,招标人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媒体公布对招投人疑问的答复,这些都可不同程度地减少串标的机会;同时,全面推行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统一范本,最大限度消除人为设置投标“陷阱”、搞“对号入座”的现象,推行网上招标文件公示制等方式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避免串标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