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妇女运动发展的思考
(一)认识国际国内形势给**妇女运动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新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掀开了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为妇女工作、妇女事业和妇女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了党对妇女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同时更是党对妇女组织在新时期的新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国际国内形势既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也给妇女儿童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和新任务。
从机遇来看,一是妇女发展的外部条件进一步优化。由知识经济引发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妇女平等地获得经济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增多,为妇女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的进步和更高层次的参与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参与国际竞争后,文明法制环境不断完善,必将有助于文明进步、法制化的妇女观的进一步树立和传播,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政策及法制环境会更加优化。二是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特别是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的积极推进,将为广大城乡妇女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必将逐渐缩小教育的性别差异,为妇女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基础性条件。三是增强了进一步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入世促使政府和企业从所承担的公共职能系统中逐步退出,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通过改革调节、制定法律等实现宏观管理,大量的具体的社会性事务主要由群团组织承担。面向妇女儿童的许多社会协调、职务职能需要妇联组织来承担。党和政府希望和需要妇联组织自觉梳理并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团结妇女群众。广大妇女儿童也希望妇联能为他们的生存、发展、维权出谋划策,对妇联组织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四是党的十七大为群团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为妇女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为妇联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为妇联组织搭建了新的更广阔的工作平台。
从挑战来看,其一,随着社会结构分化加剧,不同利益的妇女群体、多样化的民间妇女组织将大量涌现,妇联如何保持在妇女组织方面的主导模式,如何指导团结新生妇女组织共同发展,赢得最广大妇女的认可和支持,是妇联长远发展的关键。其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妇女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为女性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新的基础和空间。但同时新旧观念碰撞、传统观念的回潮和妇女整体素质偏低使得妇女的综合竞争能力不容乐观,现实的存在影响和制约着妇女的价值取向和自身发展。重视妇女素质提高,构筑女性人才高地,是时代赋予妇联组织繁重而迫切的任务。其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冲突,将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在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和享有社会资源方面,受到市场竞争的多重挑战。部分女性职业层次下沉,两性收入差异进一步加大。其四,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元化,从而使得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妇联组织类似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和针对普遍性开展的服务难以满足妇女群体差别性的需求。其五,随着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推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和侵袭将长期存在,妇女的思想道德观念也面临着挑战,共同理想信念趋于淡薄,人际关系中功利取向日渐抬头,黄赌毒和拐卖妇女儿童丑恶现象持续存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做好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加复杂和艰巨。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妇女运动的创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坚持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在妇联的各项工作中,认真研究妇女发展的新问题,确定妇女工作的新思路,推进妇女工作的新发展。
1、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促进和实现妇女自身的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妇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妇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动实现妇女与经济社会、与男性、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妇女的可持续发展。把团结动员全县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期妇联工作的中心任务。把调动和发挥妇女作用,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作为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激励广大妇女的劳动热情,发扬创新的精神,释放创造活力,把妇女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谋发展,促和谐中来。通过引导妇女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中谋求自身的进步,推动经济增长与妇女富裕、社会发展与妇女进步的同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