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量相对稳定、增量有限的情况下,规模主导型重点骨干品牌在结构提升的压力下,只有不断压缩、减少低端产品,来支撑企业税利的持续增长。同时,由于低端产品本身的税利水平较低,在定向加工中难以满足加工方的税利要求,因此难以获得定向加工的机会,在产销规模上将进一步萎缩。比如:红梅今年1-5月的销量就同比下降近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正是产能不足,企业不得已削减产量。
2.加快发展重点骨干品牌的指导意见。近期,国家局出台了加快培育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的指导意见,国家局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品牌培育的重点是一、二类烟,主要的措施是,重点骨干品牌的四、五类烟规格产销比逐渐减少,.严格控制新增的四、五类卷烟牌号,主张低档卷烟(五类卷烟)地产地销。
从产品结构的角度分析,可以把国家局对重点骨干品牌的宏观调控归为控、减、增,即:控制新增的四、五类烟产品,重点骨干品牌将无法通过投放低端产品来实现规模的扩量;减少在销的四、五类烟牌号和规模,通过牌号、规模的双重减少来确保产销比的下降;增加一、二、三类烟产销比重,在控制、减少四、五类烟的基础上,加大对一、二类烟的培育力度,提高一、二类烟的产销规模和产品比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卷烟消费的结构增长幅度已经远远高于总量增长速度,一、二、三类烟的增幅和增量也远高于四、五类烟。同时,在总量增长有限的前提下,保持中国烟草整体的可持续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产品结构的稳步提升之上,只有提升结构才能支撑中国烟草的长远发展。
重点骨干品牌作为中国烟草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既是在目前的一、二类烟市场中保持领先优势和主导地位,也是下一步一、二类烟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可以说,重点骨干品牌的结构能否持续提升,既关系到品牌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烟草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第四部分 规模主导型重点品牌的未来走向及发展思考
前文所及,除了一些既有的中档品牌之外,规模主导型重点品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近几年为扩大产销规模而选择下延产品线,规模大了,结构却降低了。在规模已不成问题时,上述重点骨干品牌下一步的发展,品牌形象的不断提升,产品结构的逐渐上行,将更加考验品牌的运营和调控能力。
1.保持市场、规模、价格稳定。当前,正值卷烟消费税调整,在实施税改的过程中,保持重点骨干品牌稳定发展,既是烟草行业的共同责任,更是促进烟草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尤其在社会舆论对卷烟消费税调整产生片面、误解、带有一定错误导向的关键时期,重点骨干品牌将经受更大的考验和挑战。
同时,对于规模主导型重点骨干品牌而言,虽然产品结构相对更低,品牌发展的重心将逐渐调整到一、二、三类烟上,但由于低端产品有为数不小的产销规模和市场基础,一味地提升产品结构,不符合市场实际,也有违国家局的政策导向,将会对品牌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规模主导型品牌的发展,首要的问题是保持稳定。一是市场稳定,在一段时期内,工商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到行业整体的均衡发展,按照重点骨干品牌优于产品结构的指导思想,优先培育好重点骨干品牌,商业企业要围绕服务好工业企业、服务好零售户、服务好消费者,着力培育重点骨干品牌,重点做好掌握真实消费需求、积极做好消费引导、努力净化市场环境、保持品牌平稳发展等工作,承担好培育重点骨干品牌的责任。二是规模稳定,虽然相当一部分规模主导型重点骨干品牌的产销规模,主要依靠产品结构的下移,低结构产品支撑了整体的品牌规模,这和品牌提升产品结构的方向有所不符,但在短期内,保持规模稳定比提升产品结构更为重要,不能牺牲品牌规模来换取结构的提升,防止出现结构比重提升但结构产品绝对量并未增长的现象发生。三是保持价格稳定,卷烟零售价格可以看作是品牌发展的风向标,重点骨干品牌不仅要在调批零三个环节保持稳定,更需要在保持卷烟市场价格稳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有力支撑,更重要的是,重点骨干品牌要在维护零售户合理利益,保证零售环节稳定收益上发挥主导作用,保证零售户的稳定收益。
2合理确立品牌规划。在国家局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我国卷烟品牌数量从最高峰的数千个减少到20xx年底的155个,在加快培育“两个十多个”战略指引下,在重点骨干品牌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全国卷烟的品牌格局也已经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