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文化。
一是加大企业文化的宣贯力度。为进一步增强机场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机场党委始终把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对集团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等企业文化核心内容作了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宣贯,使员工的价值追求与集团的战略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提高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先后组织了机场二级机构和三级机构管理人员参加了集团企业文化培训班,不断增强员工凝聚力、激发员工创造力、提高企业文化力,推动集团经济力的提升。
二是积极开展细节文明推进年,有效实施“四创”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开展细节文明推进年和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深入开展“平安、诚信、文明、和谐”机场创建的有关要求,机场党委高度重视,从细处入手,从小事抓起,切实提高广大员工和旅客的文明素质,营造“一言一行讲文明,做人做事讲诚信”的良好氛围。经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场顺利通过了官渡区、市两级“文明单位”的考评。被云南省消费者协会推荐为中国消费者协会“诚信承诺先进单位”。
三、经营绩效
(一)经济效益。机场着力推进效益互动,提高财务工作水平和质量。根据集团下达的生产经营目标,机场对经营目标进行了详细测算,责任落实到部门,修订了经营业绩考核指标,考核指标由费用控制扩大到资产细化管理,加强了对预算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同时,对各部门业绩报告内容也作了相应完善和改进,提升了各部门对经营活动的控制能力。深入推进固定资产清查,针对清查中存在交叉的资产进行调拨,将每项资产对应责任人,理清资产的所属关系。不断完善客户管理,缩短了账款回收时间。机场加大增收节支工作力度,认真分析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增收节支工作目标和措施,坚持从大处着眼,抓住增收节支的关键环节和部位;坚持从细微之处入手,养成个人节约习惯,倡导厉行节约,在各个环节推进节能降耗和内部挖潜增效,力争专项经费使用及水、电等能源消耗在预算基础上有所节约。机场通过严格预算管理、效益互动管理,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实行财务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确保了在运输生产增幅小的情况下,经济效益仍有所提高。1-10月,机场保障运输起降架次119502架次,旅客吞吐量近1300万人次(其中出港旅客人数638万人),实现收入46156万元(其中:机场航空性收入40072万元,非航空性收入6084万元),完成成本费用27657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8499万元。
(二)社会效益。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八四二一”总体要求和机场“六个推进、六个优化、六个提高”的工作思路,机场继续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狠抓落实,加快推进平安、诚信、文明、和谐机场建设,各项工作又有新的提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工作注意抓重点、抓源头、抓典型、抓预案,保持了总体平稳的态势;二是服务工作突出特色、突出监管、突出培训、突出规范,保持了较高水平,整体服务质量有了提高;三是严格预算、优化结构、完善流程,经济效益略有增长;四是规章制度更加完善,有修订,有新创,涉及工作方方面面;五是增容改造各项工程项目进展比较顺利,预计年底前完成建设;六是管理工作有新举措,结合“三标一体”贯标工作,积极推行了7s现场精细化管理;七是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四创”工作扎实推进,员工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
机场切实履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及国家安全、诚信服务、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四项社会责任,致力于成为既能创造良好社会价值,又能创造经济价值的“企业公民”,节能环保,依法纳税、履行社会责任能力明显提升。同时,积极响应,为地震灾区奉献爱心。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为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在机场党委的高度重视与精心组织下,全体员工踊跃为抗震救灾爱心捐款243109元,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又自愿交纳“特殊党费”271240元,青年团员交纳“特殊团费”15240元,总额共计529589元上缴集团,体现了机场各级党组织及时到位的宣传动员,体现了全体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政治觉悟。仅半年,机场共有130名员工受到表彰,其中:1人被云南省总工会授予云南省“三八红旗手”,1人被云南省委组织部授予“云岭先锋”工程优秀共产党员,4人被集团公司记功。在全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电视竞赛云南省选拔赛决赛中,机场代表集团公司参赛并勇夺第1名,展示了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