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明确发展目标。我局以发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努力促进市场主体扩量提质,制定下发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实施办法,分别下达了今年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0550户、私营企业211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00户、新发展农村经纪组织2200户、新发展农村经纪人18000人、培训组织开展农村经纪人培训26期、新增注册商标600件、全面推进“一社一标(商标)”品牌创建工程等指导性目标,这些目标要求高,有的需要跳起来、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既是对自己压担子,更是全市工商系统为了确保创业服务年活动取得实效,为全面展开和加快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与跨越作出新贡献的重要举措。
(四)围绕“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工作重点,出台政策支持
1、精心制定出台2个“20条措施”。我局分别出台了《关于积极促进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20条)和《关于积极服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20条),为创业人员全方位提供政策支撑,全力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我局结合实际,出台的“自选动作”有9项在我市效能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的《市建立健全投资创业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中采纳。
2、组织开展“送政策、送法规”上门活动。我局将在市效能办的指导下,把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对个体私营企业适用的有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编印成册,共印刷10万本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册,于5月至6月上门赠送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手中。
3、全面推行和谐监管。全面推进了行政指导工作,不断创优创业环境,出台了《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中实行首违不罚的若干规定》,对创业经营者24种违法违规行为情节轻微的,下达行政指导书,督促其及时纠正,不予以行政处罚,实行“首违不罚”。但对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安全、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如传销、欺诈、虚假出资、商业贿赂等)、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以及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则严查严办。
(五)围绕“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工作重点,争创“五型机关”、“五型干部”
1、创建“五型机关”。我局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为切入点,把每周五下午定为市局机关学习日。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出了机关干部“一知六会”的工作标准,即:知活动内容,会服务、会监管、会办案、会维权、会电脑、会写作。以干部职工绩效考核为手段,采取开展自学、培训、竞赛等方式方法,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推动工作的全面开展。
2、完善规章制度。分别修订了《办公秩序管理规定》、《车辆使用管理规定》、《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制度》和《督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提升机关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机关的表率作用。
3、加大督查力度,强化问责监督。为切实加强全市工商系统干部队伍的管理,着力纠正少数单位和工作人员存在的一些办事拖拉、推诿、敷衍等衙门习气,我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工作人员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实施办法》。对出台的政策、采取的服务举措,注重抓落实,不断加大督查的频率和力度,专门成立了由监察室、法规科、效能办组成的督查组,定期不定期的对全市各级工商部门畅通政令、履行职责、业务学习、市场监管、依法行政、服务效能和纪律作风等情况进行电话暗访和明查暗访,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全系统进行了通报。目前,我局已开展了2次督查活动,下发了2个通报,对28个单位和2名干部职工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责成立即整改。我局“一把手”2次深入到基层分局、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进行明察暗访,及时发现问题,坚决查处违规违纪的人和事。
(六)围绕“营造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工作重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1、畅通咨询服务渠道。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地收集了解情况,我局在红盾网上开设了“创业服务年”活动专栏。向社会各界公开工商部门在创业服务年活动中的工作情况,公布了全市工商系统的效能投诉电话和投诉邮箱,开通了民声通道。全市工商系统的办公场所共设立创业服务意见箱186个。这些措施极大的方便了群众投诉和咨询。
2、编发专刊和宣传栏(墙)、简报。全方位报道了我市工商系统在创业服务年活动的新举措和新成效,积极营造创业服务年活动的浓厚氛围。截止目前,共印发工作简报61期,制作宣传专栏38块,悬挂宣传横幅40条,发表相关稿件信息82篇(条),其中:在国家级新闻媒体发表相关稿件13篇、在省级新闻媒体发表相关稿件26篇、在市级相关媒体采用活动信息43篇(条)。特别是我局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情况被国家工商总局政务信息采用1篇、省政府效能办采用3篇、市效能办采用5篇,《赣南日报》创业服务年活动专栏第一期对我局“24种首违不罚”进行了全文刊登。
Tag:工作汇报,工作汇报格式,工作汇报范文,总结报告 - 工作汇报